9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文件聚焦外卖平台收费机制、促销活动规范等关键环节...
2025-10-01 0
深圳半导体新势力崛起:从跟跑到并跑的产业突围样本
当寒武纪市值突破6000亿的钟声敲响,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了新的里程碑。在这场由技术突破与资本热潮共同驱动的产业革命中,一家来自深圳的半导体设备公司——新凯来,正以“横空出世”的姿态引发投资圈震动。今年3月,这家成立仅4年的企业在SEMICON China 2025展会上一次性发布30余款半导体设备,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9月,其融资消息在VC/PE圈掀起巨浪,成为继寒武纪之后最抢手的标的。新凯来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深圳这座“创新之城”在半导体赛道厚积薄发的缩影,更是中国半导体设备领域从“跟跑”向“并跑”跨越的鲜活注脚。
半导体设备被誉为“芯片制造的光刻机”,其技术壁垒之高、研发周期之长,曾让无数中国企业望而却步。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长期被应用材料、ASML、东京电子等国际巨头垄断,国产化率不足20%。新凯来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僵局。
这家由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深重投)全资控股的企业,自2021年成立之初便肩负“解决国内半导体制造连续性问题”的使命。其核心团队20年的电子通讯设备技术积累,联合国内顶尖零部件合作伙伴,构建起从研发到商业化落地的完整链条。今年3月发布的30余款设备,覆盖薄膜沉积、光刻、刻蚀等关键环节,部分性能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正如新凯来工艺装备产品线总裁杜立军所言:“半导体设备是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我们要让这台‘蒸汽机’在中国土地上自主轰鸣。”
资本的嗅觉总是敏锐的。当新凯来开放融资的消息传出,银杏谷资本、深创投、中芯聚源等头部机构纷纷伸出橄榄枝。深重投集团重投资本负责人任乐在“X-Day”西丽湖路演社上透露,新凯来的估值已跻身独角兽行列,其背后折射的是资本市场对“硬科技”的坚定押注。在半导体国产替代的浪潮下,新凯来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崛起,更是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打破技术封锁的战略突破。
新凯来的爆发并非孤例。在深圳南山,“X-Day”西丽湖路演社的半导体专场中,灵明光子、创飞芯科技等6家企业集中亮相,覆盖芯片设计、EDA工具、先进封装等核心赛道。灵明光子的3D摄像头芯片已实现商业化落地,迈特芯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获高捷资本领投——这些企业的共同特质,是“技术头部化”与“商业化同步化”。
深圳半导体产业的底气,源于其独一无二的生态闭环。从上游的设备、材料,到中游的芯片设计、制造,再到下游的消费电子、AI应用,深圳形成了“从沙子到最终消费品”的完整链条。正如一位创业者感叹:“全世界消费电子都在大湾区,深圳能把实验室的想法24小时内转化为样品,这种效率没有第二座城市能复制。”
政策的加持更让产业如虎添翼。2022年,深圳率先将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纳入“20+8”产业规划,出台《培育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营收突破2500亿元的目标。南山聚焦IC设计与先进封测,宝安发力第三代半导体,坪山布局制造基地——各区错位发展,形成协同效应。数据显示,深圳半导体相关注册企业已超7.7万家,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1400亿元,50家上市公司、14家独角兽、2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共同构筑起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深圳方阵”。
回溯深圳半导体的发展史,堪称一部“后来者居上”的奋斗史。1988年,深爱半导体成立,成为深圳第一家芯片厂商,而彼时上海、北京已形成“南北格局”。受制于产业基础薄弱,深圳早期一度被质疑“珠三角半导体为何落后长三角”。但这座城市用行动回应:2001年产业链企业破百,2020年突破5万家,2025年集成电路规模超1400亿元——这样的“深圳速度”,源于其对“需求驱动创新”的深刻理解。
在AI时代,深圳的优势进一步放大。全球70%的消费电子产自深圳,从华为、大疆到荣耀、传音,庞大的应用场景为半导体企业提供了“试验田”。灵明光子的3D摄像头芯片因适配国内手机厂商需求快速迭代,创飞芯科技的EDA工具在AI算力芯片设计中崭露头角——这种“应用反哺技术”的模式,正是深圳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正如投资人所言:“深圳不是在实验室里做研发,而是在市场浪潮中炼真金。”
尽管成绩斐然,深圳半导体仍面临“卡脖子”难题。EDA工具、高端光刻机等核心环节依赖进口,部分零部件国产化率不足30%。但挑战之下,机遇同样显著: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亚太转移,中国占全球芯片消费市场的50%以上,内需市场为技术迭代提供广阔空间。深圳提出打造“AI+芯片+场景化”全球策源地,正是要将应用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展望未来,新凯来们的崛起只是开始。当7.7万家企业在设备、材料、设计等赛道协同发力,当政策、资本、人才形成合力,深圳半导体必将书写更多“从0到1”的故事。正如半导体行业的那句名言:“芯片的厚度是0.1毫米,创新的厚度是100年。”在这场硬科技突围的持久战中,深圳正以其独特的生态优势,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圳能量”。
相关文章
9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文件聚焦外卖平台收费机制、促销活动规范等关键环节...
2025-10-01 0
9月24日起,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今年以来,多家外卖平台之间的“外卖大战”持续胶...
2025-10-01 0
中新网浙江新闻9月28日电(林波)在未来图景中,当汽车翱翔于天际,需更换电池续航时,飞行工具箱中的空中作业机器人就可以精准解锁并执行这一服务……这是西...
2025-10-01 1
IT之家 9 月 30 日消息,据外媒 Wccftech 报道,去年 Steam 平台游戏上架数量达到 18626 款,相对于 2020 年的 965...
2025-10-01 1
深圳半导体新势力崛起:从跟跑到并跑的产业突围样本当寒武纪市值突破6000亿的钟声敲响,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了新的里程碑。在这场由技术突破与资本热潮共同驱...
2025-10-01 1
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厂商以AI手机概念为导向,将前沿的AI功能融入旗下产品,为用户带来了诸多创新体验。以“AI for All...
2025-10-01 1
新华社沈阳9月30日电(记者武江民、邹明仲)快速俯冲、大坡度盘旋、一连串空翻……9月29日,2025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大会暨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启幕,...
2025-10-01 1
9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介绍南宁市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
2025-10-01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