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迎风起势 “进解优促”精准滴灌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03日 12:04 0 admin

连日来,成都人工智能领域喜讯频传:考拉悠然宣布“悠然无界大模型BLM-1.0”完成迭代升级并正式全面开源、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全球首款可双足行走的智能仿生恐龙发布、鼎桥技术推出新一代机器人大脑平台“鼎桥灵犀大脑”……企业创新的“新苗”破土而出,政策与营商环境的阳光雨露在如何精准滴灌?

大模型开源与“机器人大脑”共舞

技术创新落地生金

9月底,在成都举行的“2025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成为创新的最佳秀场。本土企业接连亮出“硬核”成果,展现了成都AI力量的深度与广度。

会上,成都企业考拉悠然宣布“悠然无界大模型BLM-1.0”完成迭代升级并正式全面开源。据考拉悠然CEO陈斌亮介绍,此次迭代升级在技术性能与应用适配性上实现了双重突破,而BLM-1.0的正式开源,更旨在打破技术壁垒,让前沿空间智能能力惠及更多行业伙伴。

所谓开源,就是指开放源代码,用户可依据许可证查看、修改和分发代码,其版权受法律保护,核心特征为代码的公开性与协作性。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开放”已成为绕不开的话题。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所言,开源是今天AI竞争的关键变量。

“欢迎全球开发者、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参与模型优化与应用创新,推动AI技术的开源生态建设。”陈斌亮说。

也是在“2025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上,同为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的鼎桥技术正式推出战略级产品,即新一代机器人大脑平台“鼎桥灵犀大脑”。这个“机器人大脑”,就像是为各类机器人装上了一颗更聪明、更灵活的“大脑”。通过突破性的多脑融合技术与异构算力协同架构,该平台能够支持广泛的算力灵活配置,从而彻底打破了以往机器人在算力与具体应用场景之间的壁垒。

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迎风起势 “进解优促”精准滴灌

9月30日,在第四届自贡国际恐龙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全球首款可双足行走的智能仿生恐龙重磅发布,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特色产业IP的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这个智能仿生恐龙,能以每秒1米的速度实现稳定自如的双足行走,并能完成眼睛传神、头部转动、肢体摆动、张嘴吼叫等多种逼真动作,其背后是精密的算法控制和35公斤体重的完美平衡技术。

政策端精准滴灌

“进解优促”营造暖环境

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的欣欣向荣,背后是“看得见的手”在精准发力、有效作为。一套以“进解优促”为核心的服务组合拳,与前瞻性的产业规划,共同构成了支撑企业大胆创新的坚强后盾。

9月25日,在“进解优促”面对面——人工智能产业链专场活动上,成都宣布于近期推出“进解优促”升级版,在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探索“每天有局长坐班、每周有链长接待”,做到“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

4天后,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举办“进解优促”面对面·供需对接“攻坚周”——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系列活动。作为9月25日成都“进解优促”面对面活动的延续,活动上给出的消息显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成都制定的《成都市具身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攻坚行动方案(2025—2027年)》将于近期印发。

参会企业无不感到激动。

这份激动,因为零距离、高效率的沟通与问题解决机制,让企业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与支持;同时也因为加快形成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支撑成都建设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成都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打法。

“起风了,给有准备的我们!”人工智能产业专班群里,企业家感叹道。

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演进,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也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重要支撑。成都积极抢抓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机遇,近年来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今年1—8月,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940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省85%以上。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艳玲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王奕然 审核 杨天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