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全国仅11人!强国青年科学家,交大+1!

排行榜 2025年10月03日 12:04 0 admin
全国仅11人!强国青年科学家,交大+1!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年科技人才投身高质量发展,推进青年科技工作者挑大梁、担重任、当主角,中国青年报社联合相关单位开展2025“强国青年科学家”活动

经过组织推荐和院士专家评审等多轮环节,最终评选出“强国青年科学家”11名、“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39名。

上海交通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张江高等研究院

张智涛副教授

成功获评“强国青年科学家”称号

成为我校本届唯一获奖者

全国仅11人!强国青年科学家,交大+1!

张智涛

强国青年科学家

全国仅11人!强国青年科学家,交大+1!

张智涛,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江高等研究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江高等研究院合成科学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截至目前,张智涛已在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总引用次数超过9500次,H-index为43。他先后入选国家及上海市海外高层次青年引进人才计划,并获得达摩院“青橙奖”、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上海U35,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等多项重要荣誉。

科研方向

让“电子皮肤”感知世界

张智涛带领他的团队专注于设计高性能、柔性、可拉伸的高分子共轭材料,目标是为未来世界构建新型的柔性电子皮肤。

他的研究围绕电子皮肤的三大功能模块展开:传感器、发光显示器件和集成电路。在传感器领域,其团队首创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集成器件,使电子皮肤不仅能感知外界的压力,还能将信号转化成大脑能够识别的有序脉冲信号。这项技术能够帮助假肢或皮肤烧伤患者重新恢复触觉,实现奠基性的突破。在发光显示领域,张智涛与其团队首次提出“电子陷阱稀释效应”概念,构建出目前所报道最高亮度的可拉伸电子皮肤OLED发光器件,实现了显示与拉伸的一体化。在集成电路领域,其团队首创的“柔性光刻技术”,实现了可拉伸电路的高效稳定大规模制备,成功将传感、显示与通信单元集成在一张电子皮肤上,构建出完整智能系统。这三项原创性成果共同推动了电子皮肤从“功能”到“智能”的历史性跨越。

全国仅11人!强国青年科学家,交大+1!

科研信念

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

“科研之路,始于理想,

成于坚持,终于贡献。”

完成海外求学的张智涛,毅然选择了投身于上海交大这片创新的热土。他入选国家级及上海市海外高层次青年引进人才计划,并迅速组建团队,在张江高等研究院搭建柔性电子研究平台。

他的理想,从一开始就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面对我国在柔性电子等前沿领域的迫切需求,张智涛没有追逐“短平快”的热点,而是锚定“电子皮肤”这一研究方向,立志做出“从0到1”的原创工作。正是这种坐得住“冷板凳”、啃得下“硬骨头”的坚持,才催生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强国青年科学家”的称号,正是对他“终于贡献”这一信念的认可。他所致力于突破的,是国家在高端人机交互、生物电子和智能穿戴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

他坚信,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价值,就在于将科技成果实打实地书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全国仅11人!强国青年科学家,交大+1!

本届强国青年科学家参选人员专业覆盖面广,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等七个理学门类,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三十余个工学学科。

该评选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中40岁(含)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自今年8月启动以来,共收到近40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推荐申报,其中包括近百位已入选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等国家级人才计划的优秀学者。

据了解,2021年8月,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等单位首次发起该活动,面向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寻访40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通过组织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确定获奖名单。截至2024年,活动已凝聚超1600名青年科技人才。

祝贺入选强国青年科学家!

全国仅11人!强国青年科学家,交大+1!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编辑:邱冬胜

责任编辑:陈煜阳

主编:金雪

全国仅11人!强国青年科学家,交大+1!全国仅11人!强国青年科学家,交大+1!全国仅11人!强国青年科学家,交大+1!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