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消息,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在安徽合肥落地。该设备在探测效率、暗噪声水平、集成度等多项关键指标...
2025-10-17 0
编辑:康康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背后藏着一个越来越让人喘不过气的秘密——惊人的耗电量。训练一个AI大模型,其消耗的电力足以点亮一座小型城市。传统的硅基芯片,似乎正一头撞上能源消耗和物理定律的双重南墙。
然而,我们身体里就藏着一个完美的答案。人脑,这个已知的宇宙中最复杂的结构,运行功率大约只有20瓦,却能爆发出媲美超级计算机的算力。
简单说,就是用活生生的神经元来打造计算机处理器,这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它正在真实发生。
来自瑞士的FinalSpark公司,就是这场革命的先锋之一。这家公司由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博士FredJordan与校友MartinKutter在2014年联手创立,他们推出了一个名为Neuroplatform的生物计算平台,并宣称这是全球首个能让用户远程访问的体外神经元计算系统。
他们处理器的核心,是一种微型大脑类器官,直径只有区区0.5毫米,比一粒芝麻还小。但就在这微小的空间里,却密集地生长着数以万计的活体神经元。
这些神经元的“出身”更是奇特。它们并非来自真正的大脑,而是通过对人类捐献的皮肤或血液细胞进行重新编程得来的。在公司成立初期,这些干细胞甚至来自日本一家诊所的匿名捐献者。如今为了保证质量,FinalSpark只从官方供应商处获取原料。
这些由细胞“变身”而来的大脑类器官,通过微小的电极阵列与外部世界连接,从而接收指令并输出结果,构成了一个个生物处理器。
它们的性能有多惊人?功耗!在达成同等级别的计算性能时,一台名为HPEFrontier的超级计算机功耗高达21兆瓦,而生物计算平台只需10到20瓦。
它们的能耗,仅仅是传统数字处理器的百万分之一。一个装满生物处理器的服务器机架,功率可能还不到1000瓦,而AI数据中心的同类机架,功耗则动辄数十千瓦。
但这枚硬币的另一面,是生命的脆弱。这些“活脑”毕竟是肉身,它们需要一个复杂的生命支持系统来维持活性,包括源源不断的营养供给和恒定的温湿度。更要命的是,这些人工培育的类器官缺乏天然的血管系统,无法高效输送氧气和养分。
这个问题像一道天花板,将类器官的尺寸牢牢限制在几毫米以内,也决定了它们4到6个月的有限寿命。研究人员正拼命尝试用微流控技术来模拟血液循环,但这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维持一台生物计算机的运行,远比给一台普通电脑插上电源要复杂得多。
如果说生物计算机的脆弱性是物理层面的挑战,那么它无法被预测的行为,则是逻辑层面的终极谜题。
传统计算机的世界里,一切都是0和1,逻辑清晰,结果精确。但在“湿件”的世界里,情况完全不同。研究人员坦言,理解这些活体神经元的内部运作机制,比搞懂今天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还要困难,那是一个“真正的黑箱”。
正因如此,FinalSpark的Neuroplatform才选择全天候开放远程访问,目的就是让全世界的研究者能持续不断地进行实验,一点点摸索出与这颗“活脑”打交道的规律。
在成千上万次的实验中,科学家们观察到了许多匪夷所思的现象。比如,当你用快速连续的电信号去刺激这些类器官时,它们并不会乖乖地持续工作,反而会表现出一种类似“罢工”的暂停反应,仿佛在抗议过度劳动。
更奇特的是,当一个类器官走到生命终点时,常常会观测到一种剧烈的活动爆发,随后便彻底归于沉寂。这个过程像极了传说中的“回光返照”。FinalSpark已经记录了上千次这样的“死亡”事件,但这些现象背后的具体机制,至今仍是个谜。
然而,正是这种混沌和不确定性,赋予了生物计算机强大的学习能力。它们能够从与环境的交互中不断适应和改变自己。
这项颠覆性的技术早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专利,资本和产业的浪潮已经涌来。英特尔公司已投入2亿美元用于研发生物与硅基结合的混合芯片。日本的富士通则在东京湾紧锣密鼓地建立相关技术的测试中心。
在澳大利亚,一家名为CorticalLab的公司甚至已经推出了售价3.5万美元的商用生物计算机CL1,每一台都集成了大约80万个人类神经元。
应用场景更是五花八门。它可以成为药物筛选和疾病建模的强大工具,比如模拟阿尔茨海默病或癫痫的病理过程。美国学者正在细胞内部设计蛋白质逻辑门,以精准控制基因开关,这有望彻底改进癌症的治疗方法。
西班牙的一个团队,则利用在纸上打印活细胞的技术,制造出了成本极低的生物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水中的汞污染,或者诊断子痫前期等凶险的孕期疾病。你甚至可以想象,未来我们能直接将一个细胞计算机扔进湖里,实时监测水质。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伴随着一个无法回避的终极拷问:这些由人类细胞构成的大脑类器官,是否会产生意识?它们能感知到疼痛吗?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学界的高度警惕。2022年,《巴尔的摩声明》的发布,就是为了呼吁科学界提前介入,严肃考虑这些深刻的伦理问题。中国也已发布了关于脑机接口技术的相关伦理指南,强调规范和风险管控。
“湿件”的出现,不单单是一场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技术革命,它更像一次对生命与智能边界的哲学叩问。
它用极致的节能潜力,正面回应了数字时代的能源焦虑。同时,它又用生命的复杂与混沌,狠狠地挑战了人类对于控制和理解的传统执念。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生物计算在短期内仍将是硅基计算的“补充”,而非完全的“替代品”。但想象一下未来,一片由葡萄糖而非电力驱动的“肉芯片”,它在高效运算的同时,会不会也在“思考人生”?
不管它会不会思考,有一点是肯定的:电费确实是省下来了。而这,仅仅是这场深刻变革的开始。
相关文章
近日,据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消息,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在安徽合肥落地。该设备在探测效率、暗噪声水平、集成度等多项关键指标...
2025-10-17 0
清晨的乌蒙山脉间,500千伏高压线上,AI无人机正以毫米级精度扫描绝缘子;铜仁供电局智慧大屏上,160座变电站的运行数据实时动态呈现……这幅充满科技感...
2025-10-17 0
10月17日,一个尾号为66666666的手机号拍卖,在众多网友的关注中落下帷幕。该手机号的起拍价为200万元,4名竞买人报名参与了此次竞拍。这4名竞...
2025-10-17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康康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背后藏着一个越来...
2025-10-17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神盾大厅透视免费下载,以及神盾大厅拼三张透视挂下载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HKE五虎将后传物品ID...
2025-10-17 0
当地时间10月17日,路透社援引两名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计划退出其在中国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业务。 知情人士称,美光计划停止向...
2025-10-17 0
深圳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正在成为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的一股新兴力量。这家成立仅四年的公司在2025年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展示了涵盖...
2025-10-17 0
10月14日,全球聚变能源领域的年度盛会——2025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作为应对全球能源...
2025-10-17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