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台湾省慌了,96%稀土靠大陆,美国救不了台湾芯片产业

AI科技 2025年10月18日 09:36 0 aa
台湾省慌了,96%稀土靠大陆,美国救不了台湾芯片产业

最近中国商务部连发几个公告,搞得台湾那边半导体圈子有点乱套。10月9日,直接出了第61号、第62号、第57号和第56号公告,针对稀土出口加强管制。从11月8日起,部分中重稀土物项就得走出口许可流程了。境外产品里头如果稀土成分价值占到0.1%以上的,也得申请许可证。技术方面,稀土提炼、加工和利用的那些技术,也被纳入管制范围。这不是小打小闹,基本上把稀土从原料到加工的全链条都管起来了。台湾那边芯片产业本来就靠这些材料吃饭,现在供应链一紧,大家心里都开始嘀咕。

说起台湾的稀土进口,数据摆在那儿。根据2024年的海关统计,台湾全年进口稀土总量是6648吨,其中从大陆来的就有6096吨,比例高达96%。具体分开来看,铈化合物进口4616吨,99.8%是大陆货;镧化合物和混合稀土氧化物,也超过95%靠大陆渠道。这些东西在芯片制造里头用得不少,虽然量不大,但关键环节缺不了。比如晶圆抛光液里加铈氧化物,能让表面更平整;光刻机涂层用镧,提高光学效果;磁控溅射靶材里掺钆,控制薄膜厚度。要是这些材料供应出问题,芯片良率直接掉5%到10%,3纳米和5纳米制程的生产效率就得打折。

台湾省慌了,96%稀土靠大陆,美国救不了台湾芯片产业

台湾经济部很快就出来表态,说这些管制物项跟半导体关联不大,影响有限。他们强调,岛内企业主要从日本、澳大利亚、欧洲这些地方间接拿货,不直接依赖大陆。还说已经备了库存,准备多元化来源。听起来挺稳,但实际情况没那么简单。那些日本和美国的稀土产业,本来就离不开中国加工。中国占全球稀土分离提纯产能的90%,其他地方挖出来的矿石,很多还得运到中国才能变成可用材料。台湾现在做的是转口贸易,通过香港或越南绕道,但新规那个0.1%的门槛一卡,整个链条审核时间就得拉长好几周。采购成本估计得涨10%到20%,物流和中间费用不是闹着玩的。

再看看美国那边,本来大家以为美国能帮台湾一把,结果现实骨感。美国有加州山口矿这样的资源,但加工能力弱得一批。冷战时候,美国稀土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但从1990年代起,因为环保法规严、成本高,就把这些脏活累活外包出去了。现在美国挖的矿石,90%还得靠中国加工。拜登政府2022年通过芯片法案,扔了5亿美元想重振本土稀土链条,但到现在2025年,进展慢吞吞。本土分离厂产能只够国内需求的20%,环保审查还得拖2到3年。特朗普上台后,说要加速矿业复苏,但多半是嘴上说说,实际重建产业链得五年十年起步。台湾芯片企业找美国要货,短期内拿不到足够量,运输距离还得加30%的成本。纽约时报最近报道,新规几乎覆盖所有稀土价值占0.1%以上的商品,这意味着美国想绕开中国更难了。

台湾省慌了,96%稀土靠大陆,美国救不了台湾芯片产业

台湾半导体协会内部会议上,已经在分析这些影响。管制初期,可能靠现有库存顶一阵子,但如果拖到半年以上,中小企业现金流就扛不住了。台北股市公告后两天,半导体板块跌了3%,投资者担心供应链稳定。企业开始盘点储备,一家新竹材料厂说,他们稀土库存只够三个月,要是中断,得花两个月调整配方。经济部成立了专案小组,跟企业开会谈对策,计划从澳大利亚Lynas公司多拿点货,但Lynas产量有限,主要供日本和欧洲,台湾能分到的顶多15%。还有从加拿大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进货,但整体还是杯水车薪。回收技术也在推,从废旧电子里提稀土,但回收率才20%,远不够用。

台湾省慌了,96%稀土靠大陆,美国救不了台湾芯片产业

技术管制这块更棘手。第62号公告禁了稀土加工技术外流,台湾不少材料供应商跟大陆工厂有合作,设备授权靠那边。要是许可不批,得自己从头开发,起码一年时间。岛内舆论在社交上议论纷纷,有人说台湾芯片出口占全球60%,但原料瓶颈一露,弱点就出来了。过去十年,台湾企业用大陆稳定便宜的稀土,造出顶尖芯片,价格比国际低30%,这模式太顺了,大家都忘了这中间的风险。现在管制一出,就跟打警钟似的,提醒供应链安全不是开玩笑的。

台积电作为龙头,自然得带头应对。他们已经在加速海外布局,分散风险。美国亚利桑那州厂,投资120亿美元,计划2025年底投产5纳米线。日本熊本厂2024年2月开工,2025年生产4纳米。德国德累斯顿厂2024年8月动土,目标2027年运营。这些厂是为了避开地缘麻烦,但建起来成本比台湾高40%,劳动力培训、设备运费都得算进去。台积电高管在2025年股东会上承认,海外扩张会稀释本土产能,本土“硅盾”地位弱化。整体资本支出2025年保持380到420亿美元不变,但海外部分初期会拉低毛利2到4个百分点。

台湾省慌了,96%稀土靠大陆,美国救不了台湾芯片产业

长远来说,台湾芯片产业得面对全球化转向安全的现实。过去模式是美国设计、台湾制造、大陆原料,卖全世界,效率第一。现在大家都在建自家后院,确保关键资源不卡脖子。美国芯片法案、中国出口管制,都是这路子。台湾夹在中美中间,过去的分工优势,现在成了风险。企业得加大研发,找替代材料,比如硅基化合物顶稀土在抛光液里的活,但测试得半年起步。库存从三个月拉到六个月,也是权宜之计。如果管制到2026年,中小企业破产率可能升10%,整体产值损5%。

台湾省慌了,96%稀土靠大陆,美国救不了台湾芯片产业

美国那边喊着要50%台湾产能移过去,交换安全保证,但专家说这得几十年。台湾当局没答应,也不会答应,因为那等于经济自杀,损失20% GDP。美国自己稀土链条都理不清,超过80%精炼稀土还靠中国,怎么救台湾?路透社报道,台湾经济部说管制对芯片影响小,但圈里人知道,这话多半是说给市场听的。实际心态挺纠结,一方面怕城堡地基有炸弹,另一方面还得硬扛着说没事。

台湾省慌了,96%稀土靠大陆,美国救不了台湾芯片产业

中国稀土优势不是天生的,花了几十年,付出环境代价,占了90%产能。日本十几年前吃过亏,管制一出,汽车电子厂就休克了。从那以后,日本到处买矿、搞回收,但还是赶不上,得大量进口。现在规矩变了,稀土不光是矿产生意,还是地缘牌。

台湾省慌了,96%稀土靠大陆,美国救不了台湾芯片产业

台湾省慌了,96%稀土靠大陆,美国救不了台湾芯片产业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