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仙工智能创始人兼CEO赵越:未来机器人形态将百花齐放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20日 09:05 1 aa

观点网讯:10月18日,仙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赵越就“机器人最终形态是否会有一个最优解”的问题,分享了深度见解。

​赵越表示,机器人在各个场景下会有各自的最优解,但不存在全局最优解。特定场景下的行业专机或特定设备,往往比追求全局最优的形态更适用。

他以自动驾驶与人体机器人结合为例:当前自动驾驶体验已较好,人形机器人也在快速发展,但极少有人会设想未来由人形机器人充当司机,操控油车的刹车、油门与方向盘,反而更认可“让汽车本身变得更智能以实现自动驾驶”的模式,这正体现了场景化最优解的重要性。​

赵越进一步指出,人形机器人的存在有其必要性,部分场景下人形形态更具操作优势。例如,仙工智能近期与客户合作的工厂运维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凭借多自由度的灵活性,能更好地完成楼梯通行、设备操作等运维工作。

不过,他强调,工厂大量生产环节仍会优先用机械臂,搬运环节优先用移动机器人,各类机器人各司其职,发挥自身擅长之处。​

谈及行业观点,赵越提到埃隆・马斯克关于“人形机器人未来或成工厂commander(指挥官)”的说法。

他表示,最初难以理解为何人形机器人能成为工厂指挥官——毕竟传统认知中MES系统或ERP系统更符合这一角色定位,但结合无人工厂背景便豁然开朗:当前即便所谓的“黑灯工厂”仍需人工参与,如设备故障维护、机器人修理保养等;而未来无人工厂中,人形机器人可承担维护其他机器人(如机械臂、移动机器人)的工作,此时人形机器人便可能成为工厂中的“指挥官”,统筹各类机器人协同作业。​

最后,赵越补充道,仙工智能的使命是“加速开放多元的智能文明,让智能机器人没有门槛”。这一使命背后,是企业对未来智能时代的设想:如同生物界物种多样,未来机器人形态也将百花齐放,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仙工智能希望通过自身的控制技术与平台,降低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门槛,让更多人能在不同场景下自定义所需机器人,推动机器人的“爆发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