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中企砍单840亿颗芯片,美芯片巨头宣布降价,外媒:为时已晚

排行榜 2025年10月21日 21:35 0 admin

芯片这行当,本来就是个全球大玩家间的拉锯战,美国那边的高通、英特尔、英伟达这些巨头,早几年还稳坐钓鱼台,赚得风生水起。

可自打中国企业像华为、长江存储这些开始发力半导体,局面就变了味儿。2022年那会儿,中国前11个月芯片进口量直降840亿颗,这数字搁谁身上都得慌神。订单一砍,高通那边库存堆成山,赶紧宣布降价求生,外媒一看这架势,直摇头说太迟了。

说白了,这不光是数字游戏,更是产业链的深层博弈,中国自给自足的步伐越来越稳,美国的围堵反倒成了推手。比尔·盖茨早几年就点破了这事儿,不卖芯片只会逼中国自己搞定,现在看,果然应了验。

中企砍单840亿颗芯片,美芯片巨头宣布降价,外媒:为时已晚

订单锐减背后的供应链警铃

芯片进口这事儿对中国来说,本来是刚需,可2022年那数据一出,全球都愣了。前11个月,进口量同比少掉840亿颗,平均每天砍单2.5亿颗。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实打实的转向。海关数据摆在那儿,黑纸白字,进口额也跟着下滑15%左右。

为什么?简单,美国从2018年起就层层加码出口管制,华为海思的麒麟系列直接卡壳,台积电那边停供,深圳的订单链条瞬间断裂。结果呢,中国企业没坐以待毙,转头加大本土采购和自产。2022年上半年,自产芯片就冲到1900亿颗,每天10亿颗的产量,这速度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这波砍单,直接砸在美国供应商的饭碗上。高通作为安卓阵营的扛把子,手机SoC市场份额一度稳压一头,可库存积压得像仓库大甩卖。原本200美元一颗的中端芯片,降到20美元还无人问津。英特尔和英伟达也跟着遭殃,PC和GPU订单延迟,财务报告里红线拉得老长。

这事儿根子在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上,2019年华为上榜后,产业链从设计到制造全线受限。海思的14nm芯片设计好流片不了,国产晶圆厂只好双供应链走起,20%产能留给本土设备,良率低个5-8个百分点,但总比卡脖子强。长江存储的3D NAND闪存那时候刚量产128层,国产率虽低,但起步了。

中企砍单840亿颗芯片,美芯片巨头宣布降价,外媒:为时已晚

外媒早看清这趋势,2023年2月路透社的报道直指,高通的库存压力是中美科技摩擦的直观写照。中国企业砍单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战略调整。

小米、OPPO这些厂商开始自研芯片,避开风险点。联发科趁机上位,2022年Q3智能手机AP市场份额35%,连续九季度出货第一。紫光展锐也冒头,2022年底全球排名第四,工艺和性能追上三星,NAND和DRAM的自给率虽还不足1%,但模拟芯片稳在14-16%。

说实话,这波订单逆转,让美国巨头尝到苦头,供应链的脆弱性暴露无遗。全球IC市场2022年总规模上万亿美元,中国占8%左右,可增长最快的就是本土那块儿。砍单840亿颗,不止是数字,更是信号:中国半导体从被动挨打,转向主动出击。

中企砍单840亿颗芯片,美芯片巨头宣布降价,外媒:为时已晚

自给自足的国产芯片长跑

中国芯片自给率这几年像坐了火箭,2022年徘徊在14-16%,到2025年预计能摸到30%门槛。这不是空谈,IDC和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都背书。

华为海思的麒麟9000S在2023年Mate 60上回归,5G基带集成得稳稳的,发布会数据亮眼。长江存储的NAND产量翻番,2024年投资超千亿,成熟工艺节点达标率超80%。

这自给之路走得磕磕绊绊,美国禁令从逻辑芯片到存储全覆盖,先进制程扩产直接卡住。但中国没停步,2025年服务器芯片销售额预测超百亿美元,神州数码这些企业分羹。

联发科这几年风头正劲,2024年Q3全球智能手机SoC份额36%,2025年Q1更拉到36%。Counterpoint报告说,它在中低端吃得开,Dimensity系列功耗低、性价比高,小米vivo这些品牌首选。

5G智能手机芯片市场,联发科从2023年的22.8%涨到2024年的29.2%,高通反倒从31.2%滑到26.5%。为什么?中国厂商订单倾斜,本土供应链稳了。

紫光展锐的T820处理器2023年推AI引擎,2024年份额10%,2025年Q1升12%,专注IoT和入门机,28nm节点覆盖广。NanoReview的2025年SoC排名,Dimensity 9400排前三,Snapdragon 8 Elite虽强,但中端让位了。

中企砍单840亿颗芯片,美芯片巨头宣布降价,外媒:为时已晚

高通降价的仓促补救与市场挤压

2022年底高通内部定调,2023年1月官宣下调中端骁龙600和入门级400系列价格,幅度10-15%。Digitimes报道,这针对中国市场流失,库存压力山大。结果呢?订单没多少回流,小米OPPO转向联发科,华为全用自家。外媒《华尔街日报》直呼为时已晚,市场格局锁死。

高通高端8系列份额28%,但中低端蚕食严重,2023年手机芯片收入微增,库存高企。2025年10月,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调查高通,收购以色列Autotalks案涉V2X技术,股票跌4%,Yahoo Finance说这是中美贸易战升级。

2025年台积电Q3 3nm提价16%,高通代工成本涨,联发科24%,业绩双双承压。TrendForce数据,高通在2024财年46%营收来自中国总部客户,Q4目标10%环比增长,但反垄断阴影大。

2023年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说5G从展品变商品,中国领跑全球,可现实是订单外流。2023年华为向高通采购2300-2500万颗SoC,2024年全转麒麟,高通丢单上千亿。智东西报道,手机芯片要变天,华为吃饱,高通联发科跌倒。

中企砍单840亿颗芯片,美芯片巨头宣布降价,外媒:为时已晚

这降价补救,逻辑上站不住。中低端市场联发科性价比碾压,紫光展锐工艺追平,短期撼不动。2025年CES前,高通调试X系列,风扇嗡鸣测试,但中国安卓厂商自研潮起,风险分散。发改委2015年罚高通60亿反垄断,那时许可费整改,现在又来,历史重演。

高通分身乏术,PC芯片增长抵手机下滑,财报会议安蒙翻幻灯片,股东笔录要点。外媒评论,降价来得迟,格局定型。中国自给率升,进口依赖降,2025年智能手机SoC出货超4亿颗本土份额。话说,这博弈,高通的仓促像补锅,漏风处更多。

中企砍单840亿颗芯片,美芯片巨头宣布降价,外媒:为时已晚

芯片市场这盘棋,2025年下到中盘,中国走得有声有色。美国禁令从2018年起步,层层加码,2025年特朗普威胁100%关税对华,回应稀土管制,纽约时报说这阴险敌意升级。

但中国稳住,半导体投资涌入,工厂扩建。华为Mate 60的麒麟9000S,AI性能四倍M4,IT之家报道M5芯片首发。闲鱼改“仅退款”机制,公安部打谣言,这些小事儿映大势,科技生态自洁。

这棋局,回响深远。中国从进口超原油,到自产10亿颗日产,步步为营。逆全球化下,元宇宙、碳中和并行,半导体国产化最硬核。外媒叹晚了,高通降价补救难逆转,中国订单链重组,全球平衡微倾。砍单840亿颗,是起点,不是终点,未来看谁下得准。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