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空中客车在中国天津启用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这是继2023年4月空中客车公司与天津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协...
2025-10-23 0
2025年10月20日人形机器人赛道突然抛出一枚 “重磅炸弹”。
宇树科技在 IPO 倒计时之际,高调发布新一代仿生人形机器人 H2。
它身着服装、带着仿生人脸走上舞台,举手投足间难辨人机,瞬间点燃市场热情。
可为何这家以 “跑得快” 闻名的企业,此刻要转向 “像人” 的产品研发?这台承载着极高期待的机器人,又能否为其即将到来的资本化之路保驾护航?
2025 年 10 月 20 日,宇树科技的 H2 仿生人形机器人首次公开亮相便引发热议。
从外观来看,这台机器人身高 180 厘米、体重 70 公斤,与普通成年人的身形高度契合。
更令人惊叹的是,它不仅能流畅完成跳舞、打拳、旋转、走秀等动作,还配备了仿生人脸与专属服装系统。
当它从镜头前缓缓走来时,柔和的面部表情与自然的肢体姿态,几乎让人忽略其机器本质,这种高度拟人化的设计,彻底打破了大众对机器人 “冰冷机械” 的固有印象。
而市场的反应则进一步印证了 H2 的吸引力。
不同于前代产品的常规发售模式,H2 采用 “限量预售 + 场景定制” 的策略,首批仅放出 100 台测试机。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测试机在上线短短 3 小时内便被一抢而空。
订单主要来自商业展示、品牌营销等 B 端领域,这一数据直观地证明,市场对 H2 的商用价值已形成初步认可,也让外界看到了其在特定场景落地的可能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H2 在交付效率上实现了显著突破。
此前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产品因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常面临交付周期长的问题,而 H2 通过供应链优化。
将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提升至 90% 以上,其中包括关键的谐波减速器、柔性驱动单元等。
据官方透露,基于这一优势,H2 预计在 2026 年 4 月就能完成首批产品交付。
较前代产品近四个月的交付周期缩短了近两个月,这不仅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更为其后续规模化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宇树科技的产品历程,此前的核心竞争力多集中在 “性能炫技” 上。
H1 以 “全球跑得最快的人形机器人” 标签破圈,四足机器人 Go 系列则凭借灵活的运动能力占据科研市场。
但随着行业降温,这种以技术参数为核心的叙事逻辑逐渐失效,H2 的出现,标志着公司从 “炫技” 向 “赚钱” 的底层逻辑重构,其核心是实现 “商业模式跃迁”。
不同于以往单纯出售硬件设备的模式,H2 将定位聚焦于 “商业解决方案”。
例如在品牌营销场景中,它可化身 “数字模特” 参与新品走秀,凭借高度拟人化形象吸引流量。
在展厅或科技馆,它能担任 “智能导览员”,通过语音交互为观众讲解,同时收集用户反馈数据。
此时机器人的价值不再局限于硬件本身。
而是与吸引关注度、提升品牌形象、降低人力成本等商业效果直接挂钩,这种模式更贴合 B 端客户的实际需求,也为公司打开了新的盈利空间。
为匹配这一战略转向,H2 在品牌定位与定价策略上同步调整。
品牌层面,它从 H1 强调 “速度性能” 转向 “情感共鸣”,180 厘米身高、70 公斤体重的尺寸设定。
以及仿生人脸的细节打磨,都是为了降低大众对机器的距离感,提升公共可感知度。
定价层面,其基础版预计 30 万 - 50 万元,介于消费级产品与国外超百万元的高端机型之间。
既能覆盖多数 B 端客户的成本承受能力,又通过医疗辅助等定制款(价格上浮 20%)挖掘高价值场景。
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降温与转型,正从多个维度向企业施压,而宇树科技 H2 的发布,恰是对这场行业变局的精准回应。
2025 年 9 月下旬,工信部联合科技部、财政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与应用实施方案》,彻底改变了行业的发展导向。
文件不再是泛泛鼓励创新,而是明确要求 2027 年前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物流配送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还需 “形成稳定供应链体系”“明确商业化路径”。
这意味着人形机器人从 “科研项目” 正式转为 “产业任务”,为企业划定了清晰的政策倒计时,倒逼其加速落地进程。
资本与市场的转向则更为直接。此前行业被资本追捧时,“能跑能跳” 的技术炫技就能吸引关注,如今资本的焦点已彻底转向 “能卖多少、能赚多少”。
从同行动态可见,优必选 2025 年公开订单超 6.3 亿元,覆盖汽车制造、数据采集等实体领域;智元机器人凭 “精灵 G2” 切入汽车零部件制造,订单金额同样以亿元计。
这些真金白银的合同,让 “发布会热度” 失去竞争力,也让宇树科技面临更大的业绩压力。
2025 年初,宇树 G1 借春晚成为现象级产品,租赁价格一度飙升至每日万元,但短短三个月后。
二手租赁价跌至 3000 元以下,用户吐槽 “买回来不知用途”。
B 端市场的 H1 虽技术领先,却因 65 万元的高价难以形成稳定投资回报率,企业客户采购意愿骤降。这种 “热退潮” 让行业直面核心问题:机器人究竟为何被需要?
而 H2 瞄准商用场景的转型,正是宇树科技在三重压力下,为生存与发展找到的破局方向。
H2 的发布,绝非孤立的产品动作,而是宇树科技为 IPO “备考” 的关键一环,从上市辅导到股权结构,再到产品叙事,公司已构建起全面的资本化支撑体系。
早在 2025 年 7 月,宇树科技就正式启动上市辅导,选择中信证券作为辅导机构,并于 7 月 7 日签署辅导协议,这一动作标志着其资本化进程进入冲刺阶段。
根据辅导计划,公司预计 2025 年 10-12 月完成发行上市条件综合评估。
最快 10 月提交申请文件,而 H2 在 10 月 20 日发布,恰好与这一时间节点呼应,成为递表前向市场展示实力的重要 “答卷”。
股权结构的规范性,则为 IPO 奠定了基础。
据公开信息,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兴兴直接持股 23.8216%,同时通过合伙企业间接控制 10.9414% 股权,合计掌控 34.7630% 股权。
既保证了对公司的控制权,又避免了股权过于集中或分散的问题,完全满足上市主体对股权清晰、稳定的要求,消除了资本化路上的关键障碍。
更核心的支撑在于 H2 对 IPO 估值的助力。面对市场对其 “规模化收入”“可持续盈利能力” 的质疑,H2 以 “兼具技术高度与商业潜力” 的形象给出回应。
它不仅延续了宇树的技术优势,更通过商业模式跃迁打开盈利空间。
这种 “技术 + 商业” 的双重叙事,能有效提升投资者信心,为 IPO 估值定价增加关键砝码,帮助公司在资本化博弈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从 H2 的市场热卖到战略转型,从行业变局中的突围到 IPO 的全面备考,宇树科技的这步 “落子”,既是企业自身的破局之举,更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缩影。
H2 不再是单纯的技术炫技,而是从 “能看” 到 “能用” 的关键尝试;宇树的转型,也折射出行业从狂热到理性的成熟。
当机器人开始嵌入商业链条、对接产业需求,中国具身智能产业正从 “故事” 迈向 “现实”,而 2025 年这场 IPO 前夜的发布,或许正是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开端。
相关文章
今天上午,空中客车在中国天津启用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这是继2023年4月空中客车公司与天津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协...
2025-10-23 0
2025年10月20日人形机器人赛道突然抛出一枚 “重磅炸弹”。宇树科技在 IPO 倒计时之际,高调发布新一代仿生人形机器人 H2。它身着服装、带着仿...
2025-10-23 0
当全球最大的短租平台Airbnb宣布"严重依赖"阿里巴巴Qwen模型构建其AI客服系统时,这一选择揭示的不仅是单一企业的技术偏好,更是全球人工智能竞争...
2025-10-23 0
2025年10月22日,中国北京 —— 旅行的意义不止抵达目的地,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遇。随着年末出游搜索量持续攀升, 为迎接下一波旅行高峰,爱彼迎推...
2025-10-23 0
沃尔玛,这家全球零售巨头,正在积极推动一场数字化转型,力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近日,沃尔玛宣布任命公司资深人士格雷格·凯西(Gre...
2025-10-23 1
自诞生之初,HarmonyOS便以“万物互联”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打破设备间的物理壁垒,构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全场景无缝智能生态。截至10月22日,搭载H...
2025-10-23 1
提起“十万八千里”,人们总会先想到《西游记》里孙悟空的筋斗云,一个腾跃便纵贯天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突破空间阻隔、联通万物的浪漫想象。而今,这跨越千年的梦...
2025-10-23 1
文 | 青茶前言在这个追求流量和曝光的时代,低调几乎成了一种稀缺品质。有人靠包装出名,有人靠造势成功,但也有人在幕后默默改变我们的生活。腾讯的辉煌,离...
2025-10-2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