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中国突然对荷兰动手,强势反攻敲响警钟,中美攻守早已悄然易位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3日 18:47 0 admin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努力规避卷入这场大国博弈的漩涡。

荷兰近期的一系列举动却反其道而行之,继在光刻机领域配合美国限制对华出口后,又贸然接管核心业务与中国深度绑定的安世半导体,俨然成为中美对决中首个主动 “自投罗网” 的国家。

中国随即采取的强硬反制措施,被外界解读为 “杀鸡儆猴” 的明确信号。

此次反常的强硬态度是否意味着博弈攻守之势已变?

中国突然对荷兰动手,强势反攻敲响警钟,中美攻守早已悄然易位

荷兰 “火中取栗

这次荷兰显然打错了算盘,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关键参与者,荷兰ASML公司长期垄断着高端光刻机市场。

此前在美国的施压下该公司暂停了对中国出口EUV光刻机,给中国芯片制造产业带来一定冲击。

或许是误判了中国的反制决心,荷兰近期又迈出危险一步,由政府出面推动对安世半导体的全面接管。

中国突然对荷兰动手,强势反攻敲响警钟,中美攻守早已悄然易位

公开资料显示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企业,其7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境内,中国市场贡献了其全球营收的55%。

荷兰方面试图通过接管企业掌控核心技术与产能,却忽视了其对中国供应链的高度依赖。

中国迅速出台出口管制措施后安世半导体的原材料供应中断,下游订单大量流失,仅一个月内就出现了30%的产能闲置,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2%,陷入运营瘫痪的困境。

这一结局不仅让荷兰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更向全球传递出清晰信号:在中美博弈中选边站队对抗中国,终将自食恶果。

中国突然对荷兰动手,强势反攻敲响警钟,中美攻守早已悄然易位

近期特朗普的一系列反常表态,恰恰暴露了美国在中美博弈中的被动处境。

特朗普宣称“中美关系很好”,随即威胁对中国加征100% 关税,不久后又改口提议通过降低关税换取中国放松稀土管制,甚至抛出明年访华的计划,同时又扬言要制裁中国大飞机发动机技术。

这种反复无常的言行背后,是美国政策制定的混乱与博弈手段的枯竭。

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长期维持在80%以上,尽管近年来试图推动供应链多元化,但短期内难以改变格局。

中国突然对荷兰动手,强势反攻敲响警钟,中美攻守早已悄然易位

中国此次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精准打击了欧盟企业转卖稀土给美国的套利行为,仅德国某化工巨头就因此损失了年度营收的12%。

美国看似强硬的制裁威胁,实则早已力不从心。

危险信号的真相

中国自主研发的28nm DUV 光刻机已实现量产,虽然与ASML 的 EUV光刻机仍有差距,但已能满足中低端芯片的生产需求,覆盖了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主流应用场景。

同时中国在稀土加工领域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巩固,全球90%以上的稀土分离提纯产能集中在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中国突然对荷兰动手,强势反攻敲响警钟,中美攻守早已悄然易位

技术突破带来的底气让中国敢于对荷兰的挑衅采取强硬反制。

全球博弈规则的重构,中国不再容忍 “一边做生意一边站队对抗” 的双重标准。

美国长期奉行的 “一滴血原则” 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今被中国以更具优势的产业链筹码反向运用。

中美产业链对抗的格局逆转,中国制造业PMI连续12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而美国制造业PMI已连续8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中国在新能源、5G、高端装备等领域的产业优势持续扩大。

中国突然对荷兰动手,强势反攻敲响警钟,中美攻守早已悄然易位

从当前态势来看,中美博弈已进入持久战阶段,但双方的战略底牌差距正在拉大。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2023年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达 2.55%,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而美国面临着制造业空心化、债务高企、社会分裂等多重困境,其推动的 “脱钩断链” 政策不仅未能遏制中国发展,反而导致自身通胀高企,企业成本大幅增加。

荷兰的遭遇已经给全球各国敲响了警钟,近期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纷纷调整对华政策,加强经贸合作的同时保持中立立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若继续坚持对抗思维,终将被全球产业链所抛弃。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