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赵东元院士领衔,全国介孔材料技术标准化工作组成立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9日 04:19 0 admin
赵东元院士领衔,全国介孔材料技术标准化工作组成立赵东元院士领衔,全国介孔材料技术标准化工作组成立

介孔材料作为兼具精准孔道结构与多元功能特性的新型材料,已在能源存储、环境治理、催化转化、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展露锋芒,蕴藏着改变产业格局的巨大潜力。

10月28日,全国介孔材料技术标准化工作组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吴淞材料实验室主任赵东元任主任委员。

我国在介孔材料基础研究领域已实现全球领跑:2020年,赵东元团队凭借“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由复旦牵头组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础科学中心”,整合国际顶尖资源构建了“理论-制备-应用”全链条研究体系。截至目前,赵东元团队的研究工作已被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00家科研机构积极跟踪,累计发表6000多篇学术论文。

值得一提的是,赵东元团队原创的有序介孔碳已经实现了千吨级工业化生产,由此研发的有序介孔硅碳负极材料独占国际市场鳌头,国际知名大公司包括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融资订购,明年将投入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小米、苹果手机也将用到这一有序介孔硅碳负极材料。此外,介孔氧化硅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阻燃性能,在工业热管道传输保护、建筑阻燃隔热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介孔稀土纳米微球在电子芯片抛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随着研究向纵深推进、应用向多场景延伸,标准化工作的滞后逐渐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赵东元说,对介孔材料这一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而言,标准化的价值尤为凸显——

介孔材料研究横跨众多学科,但是不同实验方法体系、不同数据指标等,易造成“成果孤岛”与资源内耗。统一的标准如同精准的“导航图”,能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当前介孔材料产品缺乏统一标准,产品性能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无序可循。标准化可用明确的性能指标规范产品质量,以统一的技术净化市场环境,使其告别“野蛮生长”,迈向健康有序的高质量发展。

介孔材料的基础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导制定介孔材料领域的核心标准,不仅意味着我们的技术成果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更意味着我们在全球产业格局中掌握了“话语权”。

全国介孔材料标准化工作组的成立不仅恰逢其时,更是行业突破瓶颈、迈向成熟的必然选择。

据悉,工作组秘书处由复旦大学、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联合承担,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负责日常管理,国家标准委负责业务指导。

原标题:《赵东元院士领衔,全国介孔材料技术标准化工作组成立》

题图来源:受访对象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黄海华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