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被美掏空后,台积电想回头?三大高管齐聚上海,或与阿里谈合作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02日 10:54 2 aa

台积电,这次终于坐不住了?

近期,据观察者网报道,自明年起,美国或将禁止台积电向大陆工厂运送设备。话刚说完没多久,台积电副总裁侯永清就四次来返大陆,分别参加上海、深圳举办的大型半导体产业论坛,其中亦有国内半导体龙头中芯国际。

被美掏空后,台积电想回头?三大高管齐聚上海,或与阿里谈合作

据业内人士透露,他很可能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拜访大陆芯片设计公司,主动寻求合作。

这可是稀奇事。前几年,老美搞这一出的时候,台积电可是很听话地“说走就走”。

如今怎么又突然这么努力,想和我们保持合作了?

被美掏空后,台积电想回头?三大高管齐聚上海,或与阿里谈合作

台积电变美积电?

最让岛内舆论炸锅的,是人才的系统性流失。以建厂为名,美国正大规模地挖走台积电的技术专家。

第一批超过300名工程师已经拖家带口迁往美国,后续预计还将有上千名核心技术骨干相继出走。台湾网友讽刺道,台积电不如干脆改名叫“美积电”算了。

被美掏空后,台积电想回头?三大高管齐聚上海,或与阿里谈合作

战略上的失误,很快在财务报表上掀起巨浪。一场突如其来的“电子寒冬”,让下游产品销量骤降,台积电的订单量应声锐减近一半,供应链上千亿的订单随之蒸发。

更要命的是,失去了曾经贡献高达15%营收的中国市场,让本就惨淡的业绩雪上加霜。

被美掏空后,台积电想回头?三大高管齐聚上海,或与阿里谈合作

企业的困境也一波接一波。大量昂贵的光刻机无处可用,只能被迫闲置在仓库里蒙尘。原定于高雄的新厂建设计划,也不得不紧急叫停,导致近千名员工瞬间面临失业的风险。

资本市场更是用脚投票,其市值从7500亿美元的巅峰,暴跌至3300亿美元,近乎腰斩。今年第一季度的利润,环比更是暴跌30%,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最大跌幅。

被美掏空后,台积电想回头?三大高管齐聚上海,或与阿里谈合作

回头草到底有多香?

当西边的路越走越窄,东方的引力便显得愈发无法抗拒。业内早有共识:“得中国市场者得天下”。

这里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并且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驱动下,芯片的应用场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

被美掏空后,台积电想回头?三大高管齐聚上海,或与阿里谈合作

有预测显示,到2025年,中国市场的芯片年需求量将达到惊人的一千亿至两千亿颗。这种巨大的增长确定性,对任何跨国企业而言都是致命的诱惑。

这种“财富效应”并非空谈。特斯拉的马斯克访华短短44小时,公司市值便飙升了250亿美元,助其重回世界首富宝座。这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市场对于高科技制造业的强大赋能。

被美掏空后,台积电想回头?三大高管齐聚上海,或与阿里谈合作

目光转向消费领域,案例同样生动。一款名为“肝力唯”的健康产品,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成为京东相关类目的头部品牌,年营收轻松突破数亿元。

另一家港区公司的护肺产品“倍舒结”,其核心成分(二氢槲皮素)的研究成果曾登上过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后又获得沙特王室的推荐,在大陆市场首发后,几乎是瞬间就打开了局面。

被美掏空后,台积电想回头?三大高管齐聚上海,或与阿里谈合作

无论是尖端制造还是新兴消费,中国市场都展现出了强大的造富能力。

正是这股无法抗拒的引力,驱动着魏哲家和他的高管团队,在禁令尚未松动时就迫不及待地奔赴大陆,主动探寻与阿里巴巴等本土巨头的合作机会。这无关政治站队,纯粹是市场逻辑下的必然选择。

被美掏空后,台积电想回头?三大高管齐聚上海,或与阿里谈合作

两头不讨好的尴尬

然而,台积电的“东顾”之路,真的会是一片坦途吗?

现实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它正面临着来自中美两端的“双向壁垒”,陷入了一种动弹不得的战略僵局。

被美掏空后,台积电想回头?三大高管齐聚上海,或与阿里谈合作

就在台积电高管频繁示好大陆的同时,美国媒体便毫不客气地发文批评,给其贴上了“终究不是自己人”的标签。

更有传闻称,美方或将禁止向台积电在大陆的工厂输送任何设备。这意味着,其“两头下注”的算盘,可能还没开始打,就已经被掀翻了桌子。

被美掏空后,台积电想回头?三大高管齐聚上海,或与阿里谈合作

而在东方,迎接他们的也并非鲜花和掌声。以专家项立刚为代表的声音,就公开提醒要警惕台积电背后可能存在的策略性意图,甚至是产业“渗透”的风险。

这种警惕并非空穴来风。矛盾的核心在于技术:台积电目前在大陆主营的28纳米制程,中国本土企业已经能够成熟量产。

被美掏空后,台积电想回头?三大高管齐聚上海,或与阿里谈合作

如果仅仅是这种技术,那么允许台积电大规模建厂,很可能凭借其成本优势,对刚刚起步的本土中低端芯片产业造成毁灭性冲击。

因此,中国网友普遍认为,合作可以谈,但台积电必须拿出诚意——那就是更先进的7纳米技术。否则,一切免谈。

被美掏空后,台积电想回头?三大高管齐聚上海,或与阿里谈合作

结语

更让台积电感到焦虑的,是中国产业格局的结构性变化。这里早已不再是那个单纯的“买家市场”。华为创始人孟晚舟明确表示,将把每年20%的营收投入研发,誓要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2年,中国的芯片进口量已经减少了惊人的970亿颗,并且这个数字预计将继续下降。

这意味着,台积电的“可替代性”正在迅速增强,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正面临着被逐渐“边缘化”的长期风险。

被美掏空后,台积电想回头?三大高管齐聚上海,或与阿里谈合作

面对这场“回头求合作”的姿态,国内业界的态度很冷静。通信专家项立刚就提醒,要保持警惕——这或许不是简单的合作,而可能是一场技术和产业的“渗透战”。

从赴美建厂的“资产献祭”,到回头寻求合作却遭遇“双向不信任”,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无法阻挡"中国芯"崛起的步伐。

这家全球顶尖的科技企业,正被困在一个进退维谷的战略死胡同里,左右为难。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