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札,这篇我们来聊聊曾被智能手机逼到几乎退市的录音笔,现如今它靠AI又火了,两年卖出100万台,利润率堪比iPhone,把这个沉寂多年的小品...
2025-11-04 3
大家好我是老札,这篇我们来聊聊曾被智能手机逼到几乎退市的录音笔,现如今它靠AI又火了,两年卖出100万台,利润率堪比iPhone,把这个沉寂多年的小品类重新拉回市场C位。
影视创始人刘靖康曾说索尼“傻得可爱”,因为它总做些看似没人买的产品,可就算是这样的索尼,录音笔新品也只更到2021年就停了。
这也难怪长期以来录音笔市场就没做大过,规模一直徘徊在20亿元左右,智能手机一普及,它的日子更难过了,手机自带录音功能,还能编辑、分享,谁还专门买个录音笔?
不光索尼,其他老牌硬件厂商的录音笔产品线,也早就不更新了,妥妥的“被遗忘的角落”。
转折点出在AI大语言模型普及后,录音笔突然成了“香饽饽”。
就说Plaud吧,它家的产品特别会找定位:Plaud Note是张能吸在手机背面的AI录音卡片,Plaud Pen是颗能别在领口的AI录音胶囊,小巧又方便。
别看它硬件成本不到200元,定价却敢卖到160美元(约合人民币1150元),比同类产品贵不少,可销量照样突破100万台。
更厉害的是创始人许高是做风投出身的,却几乎不拿外部融资,因为光靠硬件销售加软件订阅服务,一年就能赚1亿美元,根本不缺现金流。
在国内市场,Plaud也很受投资人待见,朱啸虎在外滩大会上直接为它站台,说去年全球AI商业化做得最好的方向之一就是会议纪要,而Plaud就是中国代表,这评价给足了排面。
不过投资人说好不代表没争议,AI录音笔现在面临的挑战一点不少,最关键的是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手机的挤压”,现在手机系统更新越来越强,直接把第三方硬件的路堵了不少。
国内安卓厂商早就不把“录音转写”当卖点了,大家都默认这是基础功能;苹果更狠,iOS18系统不仅加了通话录音,还能通过Apple Intelligence自动生成会议纪要和摘要。
虽说大陆用户用的是阉割版,但Plaud本来靠海外市场起家,核心用户是iPhone用户,这些人要是发现手机自带功能就够用,谁还买它的录音笔?
现在还需要独立录音笔的,大多是想“偷偷录音”的人,这市场本身就小,撑不起大场面。
第二个是“中国C端的生存难”,在国内做C端产品,创新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怎么不被巨头“抄作业”。
互联网巨头手握流量入口,还垄断了用户习惯,创业公司好不容易做出个好功能,没多久就被巨头复制,这几乎是宿命。
就像钉钉推出的DingTalk AI常被拿来和Plaud比,其实记笔记的需求早就演化出稳定格局了:最早是“云端化”,能存、能同步就好;后来要“系统化”,Notion、Roam这类能整理思路的工具火了。
现在钉钉、飞书、腾讯文档这些办公软件直接把笔记功能嵌进协作流程里,用户打开办公软件就能记,根本不用再装个独立APP。
DingTalkAI背靠钉钉生态,优势太明显了:售价只有499元和799元两档,每月还送1000分钟免费转写额度,反观Plaud产品大多卖千元以上,免费转写额度才300分钟,性价比差了一大截。
更别说还有华强北的仿品,两三百元就能买到,价格只有Plaud的零头,直接打价格战。
除了当下的竞争,AI录音笔还得吸取行业里“前人栽跟头”的教训,早在2020年,搜狗就出过一款3000多元的录音笔S1,看着挺高端,结果四年后就停服了,没能熬过AI硬件的早期阶段。
2024年被称作“AI硬件元年”,行业里有个共识:AI让软件成本快降到零了,以后产品的竞争力得看硬件研发、生产和供应链,可就算这样还是有不少企业栽了跟头。
苹果前高管搞的Humane公司,2024年推出AIPin,能吸在领口上,用户用语言、手势就能操控,还能把AI生成的信息激光投在手掌上,听着特别科幻。
结果硬件缺陷一大堆,设备发热严重,续航根本撑不住,测评媒体直接说“打四分都给多了”。
到2025年2月,这家估值近10亿美元的公司就关张了,想把剩下的资产以一折价格卖给惠普,惨得很。
还有百度前高管做的Rabbit,2024年在CES展上发布R1,演示时AI助手能直接点餐、订票,看着很实用。
可没多久就被扒出来是“安卓套壳”,它能做的事,普通千元安卓机都能做,根本没核心竞争力。
这些案例其实说明白了AI硬件的核心问题:要是你的产品既不如手机聪明,又不如手机方便,那根本没必要存在。
现在每年都有人说“今年是AI硬件元年”,可对真金白银投钱的人来说,这不是好消息,元年太多能活下来的太少。
不过Plaud能卖出100万台,还是给行业带来了点希望,这不仅仅是证明“录音转写有市场”,更重要的是它指向了AI硬件的两个深层价值。
第一个是“硬件让AI变有形”,AI模型本身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很难让用户有感情连接,但硬件不一样,它能让算法变得有形状、有边界、有质感,让品牌被记住。
就像无人机把影像算法变成了能飞的机器,AI录音笔这种小外设,能通过触感和使用场景,让原本虚无的AI助手“被握在手里”,用户用着更放心。
第二个是“硬件是隐蔽的数据传感器”,要做个人AI助手(智能Agent),关键得有足够的个人数据和上下文信息。
手机虽然能收集数据,但太显眼,而录音笔这种设备,能更自然地收集信息,比如Plaud有个“Press to Highlight”功能,用户录音时按个按钮就能打时间戳,告诉AI“这段是重点”。
这一下就把人的意图变成了AI能学习的信号,以后模型能更懂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有新的“物理入口”出现,但现在的AI硬件,到底是当年的小霸王学习机,还是开启移动时代的iPhone4,谁也说不准。
上世纪90年代,小霸王学习机多火家长觉得“寓教于乐”,孩子抢着玩卡带游戏,可PC一普及,它就不行了。
学习内容在电脑上更灵活,游戏有网游和掌机,小霸王那套单一硬件、封闭生态,根本扛不住,最后慢慢从家庭桌面上消失了。
再看2007年的iPhone,它没发明互联网,却重新定义了“怎么用互联网”。
App Store取代了网页门户,触摸操作改变了交互逻辑,地图、相机、支付这些功能全搬到手机上,整个生态都被重构了。
现在AI时代的入口之争才刚开始,十几年前我们学的是手机滑动解锁;现在,“Press to High light”被当成创新功能。
可录音笔、智能耳机、AR眼镜这些设备,能不能真的成为“人与AI交互的新入口”,现在还没法下结论,物理世界怎么跟AI世界连接得更顺畅,最佳方式还在摸索中。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AI硬件不能只靠“概念”活着,得真的解决用户痛点,要么比手机更专业,要么比手机更便捷。不然,就算一时火了,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相关文章
大家好我是老札,这篇我们来聊聊曾被智能手机逼到几乎退市的录音笔,现如今它靠AI又火了,两年卖出100万台,利润率堪比iPhone,把这个沉寂多年的小品...
2025-11-04 3
在当前复杂国际局势之下,算力国产化是大势所趋。而国产算力中,华为是其佼佼者。比如最近工信部都赴华为开展调研。而润和软件、常山北明、拓维信息,简直是华为...
2025-11-04 2
文|聂森 前诺基亚、爱立信工程师、军工科技领域创作者无论是用于对外的反制,还是对内的产业提升,稀土这个产业都已经成长到了影响中国国运的地步。这里需要先...
2025-11-04 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程序微乐斗地主透视挂视频教程,以及微乐斗地主小程序透视是真的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微信小程序欢...
2025-11-04 3
7月23日-26日,第三十二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BIRTV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举行,本届展会的主题“全媒体 超高清 强...
2025-11-04 8
看到折叠屏能够展开,好似更便携的平板一般,总是忍不住吸引人,但不少人又因折叠屏的厚重望而却步,同时还渴望展开大屏的高效体验,OPPO Find N5则...
2025-11-04 9
近日,山西建龙年产5万吨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建设完成。该项目以企业自有2×100MW锅炉烟气为原料气源,采用化学吸收法实现低浓度二氧化碳高效捕集,标志着山...
2025-11-04 9
随着当前城市交通多元化趋势凸显,电动两轮车也正成为不少人出行的选择,同时对电动两轮车产品在续航、安全以及智能化配置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全球短...
2025-11-04 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