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乌镇举办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首次特设了“六小龙乌镇对话”的环节。11月7日下午大会的主论坛上,这场对话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
2025-11-07 1
现在的AI圈简直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英伟达市值飙到5万亿美元,大佬们赚得盆满钵满;一边是不少打工人突然被“优化”,连AI教父都急着喊“末日警告”。
这场席卷全球的AI革命,到底是普通人的机会,还是一场少数人狂欢、多数人买单的豪赌?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扒一扒这背后的门道。
说句实在话,现在的就业市场早就不是“一刀切”的行情了,简直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2025年以来,全球招聘岗位总量直接下降8%,美国就业岗位同比也降了7.3%,这意味着找工作的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咱们先看那些被AI按在地上摩擦的岗位,简直是“饭碗不保”重灾区。
计算机图形艺术家需求暴跌33%,摄影师和作家都下降28%,医疗记录员也少了20%。
这些岗位有个共同特点:偏执行、重流程,刚好是AI最擅长的领域。
以前3D美术师熬夜做的模型,现在AI几分钟就能生成;文案编辑苦思冥想的稿子,AI秒出好几版。
就连医疗记录员的活儿,AI听完医患对话直接自动生成临床记录,精准又高效,自然没人再花钱雇人干这些活了。
更扎心的是,这些被裁的打工人连转行都难。
以前被机器人取代还能去做客服,现在客服岗位虽然只降了4%,但简单咨询全被AI聊天机器人包了,只剩需要同理心的复杂问题才留给人类。
这就陷入了网友吐槽的“45度困境”: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想换工作发现好多岗位都被AI占了。
但反过来,AI相关岗位却火到抢破头。
机器学习工程师招聘量飙升40%,这还是在2024年增长78%的基础上,相当于两年翻了好几倍。
国内招聘平台数据更夸张,2025年上半年AI新发岗位量同比涨了10倍,简历投递量暴涨11倍。
算法岗更是紧缺,5个岗位抢2个人,应届生月薪超5万的岗位占比都快六成了,年薪百万的offer一点不新鲜。
还有个奇怪的现象,岗位差距越拉越大。
高层领导岗只降了1.7%,经理岗降5.7%,一线员工却跌了9%。
企业现在都想“少雇人多办事”,一个能用Cursor快速搭原型、用Claude验证方案的产品副总裁,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下属。
这就让很多中层和执行层陷入“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的困境:寒窗苦读十几年,最后发现自己的工作被AI轻松取代,想转行又没掌握AI相关技能。
我跟你讲,科技巨头搞AI根本不是“为爱发电”,而是一场押上全部身家的万亿豪赌。
2025年,微软、Meta、谷歌、亚马逊四大巨头在AI上的支出预计高达4200亿美元,光上季度的资本支出就有1124亿美元,全砸在GPU和数据中心上,烧钱速度比泼水还快。
最风光的当属英伟达,10月底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成就的公司,黄仁勋手里还有5000亿订单等着交付。
可这繁荣背后全是连锁绑定,OpenAI一家就签了超1.4万亿美元的算力合同,还跟AWS刚敲定380亿美元订单,把上下游巨头都绑在了一条船上。
这些巨头为啥这么敢砸钱?说白了就是想先搞出超级AI,抢占未来的话语权。
但说句实在话,这些巨头砸的钱,最终都要从“裁员”里赚回来。
AI教父Hinton早就点破了真相:“要想赚钱,就必须取代人类劳动”。
这话听着扎心,但却是大实话。
亚马逊刚宣布裁员4%,1.4万人一夜失业,这只是冰山一角。
现在AI不仅烧钱,还特别费资源,每生成1000亿token,就相当于一台空调连续运转650年的电量,对AI说句“谢谢”都要花掉数千万美元电费,巨头们不裁人降本,根本扛不住这成本。
更讽刺的是,AI红利全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完美诠释了“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的梗。
英伟达市值暴涨,黄仁勋、马斯克这些大佬越来越富;可被裁掉的普通打工人,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饭碗被AI抢走。
MIT的研究更残酷,全球95%的企业应用GenAI都失败了,巨头们找不到更好的盈利方式,只能靠AI替代人力来降本增效。
现在的AI圈,说白了就是“纸面繁荣”。
OpenAI一年营收才130亿美元,IPO估值却高达1万亿美元,估值是营收的76倍,泡沫大到吓人。
2025年上半年,美国GDP增长的92%都来自数据中心和AI投资,要是把这些剔除,GDP增长只剩0.1%。
这些万亿资金都在数据中心里打转,没真正转化成惠及普通人的价值,反而成了巨头们裁员盈利的借口。
从另一个角度看,AI到底是福是祸,连行业大佬都吵翻了天。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AI教父Hinton首次来中国演讲,一开口就泼了冷水,把AI比作“迟到的外星入侵”。
他直言AI有“永生性”,机器之间能指数级传递知识,迟早会比人类更聪明。
更吓人的是,“如果AI足够聪明,会通过操纵人类来避免被关闭”。
这位亲手推动AI发展的教父,现在和20位顶级专家一起签了“上海共识”,呼吁全球建立AI安全国际社群,专门研究怎么让AI向善。
他还提出个特别有意思的想法:人类得把自己当成婴儿,AI当成母亲,靠这种模式实现共存,毕竟母亲总会优先照顾婴儿。
但也有大佬持乐观态度。
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就认为,AI会越来越普惠,未来AGI会服务所有人,而不是被少数公司垄断。
现在AI推理成本已经降了一个数量级,接下来一两年还会再降,普通人用得起AI只是时间问题。
就像现在的手机一样,以前是奢侈品,现在人人都有,AI迟早也会变成刚需工具。
可现实是,巨头们嘴上喊着“智能向善”,身体却很诚实。
Meta被Hinton批“不负责任”,OpenAI背离了“负责任发展”的初衷,优秀的安全研究员纷纷离职。
大家都在疯狂竞赛,谁都想先搞出超级AI,至于人类能不能承受后果,反而成了次要问题。
网友们也吐槽:“一边喊着AI有风险,一边疯狂砸钱搞研发,大佬们这是心口不一啊”。
其实AI本身没好坏,就像一把刀,能切菜也能伤人。
它能帮医生快速诊断病情,帮老师个性化教学,提升生产效率;但也能被用来大规模裁员,加剧贫富差距。
关键不在AI,而在使用AI的人,以及咱们制定的规则。
AI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个工具,本来该让大家日子过得更好,不是让少数人暴富、多数人失业的。
万亿资本砸进去,不能只养肥了巨头和大佬,得让普通人也分到红利。
现在的问题不是AI太强大,而是规则没跟上,资本把AI当成了裁员盈利的工具。
技术革命从来不是淘汰人类,而是让大家从重复劳动里解放出来。
与其担心被AI取代,不如赶紧学新技能,跟上时代脚步。
毕竟能决定未来的不是AI,是咱们怎么用它、怎么管它。
要是让资本牵着鼻子走,最后只会是少数人狂欢,多数人买单,这事儿,咱们普通人可不能答应!
相关文章
在浙江乌镇举办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首次特设了“六小龙乌镇对话”的环节。11月7日下午大会的主论坛上,这场对话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
2025-11-07 1
iOS 微信在今日推出 8.0.65 版本更新,距离上个版本已有一个月。App Store 更新日志依然仅提到“解决了一些已知问题”,延续了微信的惯例...
2025-11-07 0
现在的AI圈简直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英伟达市值飙到5万亿美元,大佬们赚得盆满钵满;一边是不少打工人突然被“优化”,连AI教父都急着喊“末日警告”。这场...
2025-11-07 1
IT之家 11 月 7 日消息,据外媒 Wccftech 今晚报道,英伟达 CEO 黄仁勋针对马斯克提出的建厂计划作出回应,他表示,要达到台积电的制造...
2025-11-07 1
当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不得不在镜头前拉开自家人形机器人的拉链来证明它不是真人时,这一幕既荒诞又深刻地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达到的惊人水平。这个名为Ir...
2025-11-07 3
哈尔滨十大旅游景点 我觉得哈尔滨十大旅游景点有中央大街、太阳岛、冰雪大世界、圣·索菲亚教堂、哈尔滨北站、龙塔、松花江、东北虎林园、黑龙江鸡冠山景区、黑...
2025-11-07 36
管制壁垒初筑高美国从2022年开始,就在半导体设备上对中国下手了,那时10月7号,商务部直接扔出一堆出口限制,针对先进芯片和制造工具,目的挺清楚,就是...
2025-11-07 3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1-07 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