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昂瑞微一创始人退出另立门户,员工持股平台现外部人员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10日 15:54 0 aa
昂瑞微一创始人退出另立门户,员工持股平台现外部人员

作者:郑永康

编辑:张佳茗

随着国内5G建设提速带动射频芯片需求激增,国内涌出了一大批射频相关企业。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昂瑞微”)就是一家专注于射频、模拟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昂瑞微在今年3月正式扣响资本市场的大门,4月,昂瑞微科创板IPO进入问询阶段,并于7月递交了回复意见,最新公告显示将于10月15日上会。

持续研发投入影响业绩

昂瑞微主要从事射频前端芯片、射频SoC芯片及其他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2022年至2024年(下称“报告期”),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2,304.47万元、169,487.05万元和210,131.97万元,其中射频前端芯片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80.95%、86.76%和85.21%。

射频前端是无线通信设备的核心组件,现阶段市场份额主要被Broadcom(博通)、Qualcomm(高通)、Skyworks(思佳讯)、Qorvo(科沃)及Murata(村田)等国外企业长期占据,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集中度较高。据Yole Group发布的研究报告,2022年全球射频前端市场中,上述5家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达80%;2024年,5家企业仍占据射频前端市场70%以上的份额。

在国内本土厂商中,卓胜微、唯捷创芯、飞骧科技、慧智微等企业的业务重心也集中在射频前端领域。按照2024年的收入计算,昂瑞微在国内射频前端厂商中排名第三。

据问询回复,昂瑞微的射频前端芯片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产品覆盖2G-5G领域。同行业公司中,当前国际厂商主要专注于5G产品方案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对于2G-4G产品已基本停止研发迭代和市场推广。

当5G技术逐渐成熟,6G将成为射频产业的“新战场”。而在行业“去4G化”的进程中,4G产品却成为了昂瑞微营收增量的主要产品之一。2023年,昂瑞微4G PA及模组收入33,396.29万元,2024年产品收入增长至50,662.75万元,占比由19.70%提高至的24.11%;同期,公司5G PA及模组的收入占比由51.96%降至42.96%。

招股书表示,2024年昂瑞微4G PA及模组收入同比上涨,主要得益于当期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步提高,公司客户大幅增加4G产品采购量。

报告期内,昂瑞微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8,988.54万元、-45,013.32万元和-6,470.92万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23,862.61万元。据招股书,昂瑞微累计未弥补亏损金额较大主要系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较多,以及确认了大额股份支付所致。

累计未弥补亏损对公司现金流和偿债能力有所影响。报告期内,昂瑞微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945.59万元、-6,709.07万元和-18,672.06万元,流出规模不断扩大。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流动比率(倍)分别为5.80、2.45和2.20,速动比率(倍)分别为3.56、1.51和0.98,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7.71%、39.33%和43.22%。

一创始人退出另立门户

昂瑞微作为一家Fabless(无制造业务)公司,负债规模逐年走高的同时,研发投入情况也值得关注。

报告期内,昂瑞微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6,999.86万元、39,632.84万元和31,384.40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9.25%、23.38%和14.94%。上交所针对研发费用发出了问询,要求昂瑞微说明研发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且报告期内有所降低的原因。

问询回复披露,昂瑞微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因为可比公司(如慧智微)之间的营业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增幅较大、研发人员效能更高;研发费用率下降一方面是营业收入增加较多,另一方面是2024年研发费用中不再包括股份支付。

2022年至2024年,昂瑞微分别确认股份支付费用4,740.85万元、24,327.55万元、0.00万元。2023年公司确认大额股份支付,系取消了员工持股平台服务期条款,对尚未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作加速行权处理。

不过剔除股份支付后,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5,717.19万元、33,448.77万元和31,384.40万元,2024年投入仍有所下滑。

据问询回复,昂瑞微取消“服务期”事项是对激励对象历史贡献的回报,被取消的条款包括“员工成为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之日起三年内不得离职”、“离职需转回出资份额”等。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2025年3月27日),员工持股平台南京同芯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南京同芯”)、南京创芯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南京创芯”)和南京科芯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有昂瑞微7.28%、7.01%和3.96%的股份。

而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同芯、南京创芯这两个持股平台中,除了公司在/离职员工外,还有16名外部投资人。其中,段艳强、申作斌存在股权代持情况,今年6月还原后持股人变更为王斌和苗俊涛,后者系昂瑞微的前员工。

报告期内,昂瑞微进行了4次股权转让,其中贵州汉天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贵州汉天下”)于2022年2月转股退出,这也意味着创始人之一“杨清华”最终退场。

据招股书,昂瑞微成立于2012年7月,前身为“北京中科汉天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由杨清华、林裕凯共同出资设立,杨清华出资比例75%。随着外部股东的加入,杨清华股比逐渐稀释,直至2019年退出前直接持股5.61%。

杨清华退出后,昂瑞微正式完成了更名,继续经营原业务,并承继原公司的所有债务。

问询回复提到,早在2017年杨清华就拟逐步从股权及管理上退出昂瑞微,将主要精力用于经营贵州汉天下及苏州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下称“苏州汉天下”),后者与昂瑞微或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据苏州汉天下官网介绍,其研发立项始于2012年的“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专注于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2019年7月落户苏州。

苏州汉天下的核心产品为应用于4G/5G移动终端的滤波器及射频前端模组芯片,截至2024年12月已累计销售出货超过4亿颗。同时,苏州汉天下还拥有一定的自主生产能力。

或是对老东家“旧情难忘”,在昂瑞微完成更名后的次年,杨清华将苏州汉天下旗下一家子公司的名称改回“北京中科汉天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即昂瑞微初创时的公司名称。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