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全球领先电视产品在蓉发布,成都“屏”再次提高“显示度”

今日快讯 2025年09月29日 19:08 2 aa

2025年9月27日,海信在成都发布全球领先的RGB-Mini LED影像旗舰电视U7S Pro,现场播放的4K HDR影片以极致画质展现了落日余晖的渐变层次与暗夜星空的细腻细节,引发全场惊叹。值得注意的是,其搭载的100英寸黑曜屏Ultra由海信与京东方联合在成都研发制造。

2025年,被电视行业公认为“RGB-Mini LED显示技术元年”,三星、索尼等国际巨头纷纷加速布局。在这一全球技术竞速的背后,成都以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两条千亿级产业链为支撑,正迅速崛起为全球高端显示产业的核心力量。

全球领先电视产品在蓉发布,成都“屏”再次提高“显示度”

京东方(成都)创新中心项目(一期)。

技术破局:从“成都造”创新到全球竞速

海信RGB-Mini LED电视U7S Pro的核心竞争力,藏在“硬件+芯片”的双重突破中。在显示技术领域,色彩纯度与亮度始终如同“鱼与熊掌”,难以兼得,构成了困扰行业多年的“两难命题”。

全球领先电视产品在蓉发布,成都“屏”再次提高“显示度”

RGB-Mini LED影像旗舰电视U7S Pro。

传统显示技术在色彩上面临先天不足。以传统Mini LED为例,它依赖单一蓝色LED光源,通过激发荧光粉转换出红光和绿光,这个过程如同用不纯的颜料作画,必然导致色彩损耗和不纯。

RGB-Mini LED技术则是一场根本性的颠覆。它采用红、绿、蓝三原色微型发光芯片独立排列、独立发光。这意味着,屏幕色彩直接从光源端生成,无须转换,从根源上确保了色彩的纯净度。

这一突破带来的数据表现是震撼性的:该产品实现了100%BT.2020高色域面积,画面均匀度较传统Mini LED提升30%,让观众看到的每一朵花的红、每一片叶的绿,都更接近其在真实世界中的样子。同时,自研的信芯AI画质芯片H7提供的强大算力可精准控制上万个子分区的亮度与色彩,使得电视控色更精准、调亮不偏色、色彩更鲜亮。

当下,RGB-Mini LED的技术优势引发全球竞速。今年8月,三星推出首款Micro RGB电视;索尼9月在德国IFA展会上闭门展示了首款RGB-Mini LED电视,计划年底正式量产。而海信凭借先发优势,继今年1月推出全球首款RGB-Mini LED电视之后,此次再次推出两款RGB-Mini LED新品,重塑全球高端电视市场格局。

双链共振:千亿集群的创新密码

海信新品的“成都基因”,是这座城市显示产业数十年积淀的必然结果。作为国家新型显示重大生产力布局城市,成都显示产业已连续5年保持20%以上增长,2024年营收达862亿元、同比增长21%,2025年一季度再增22%至240亿元。在赛迪发布的2024年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中,成都稳居全国前3,产业规模占全国15%,产业链完善度达73%。

龙头项目的带动效应尤为显著。今年5月,总投资630亿元的京东方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提前4个月启动工艺设备搬入,创下全球同世代产线建设效率新纪录。这个“链主”项目,如同一条强大的“主干”,吸引了上下游企业聚集,催生了完整的产业“森林”。

以京东方为核心,成都已聚集辰显光电、路维光电等135家企业,形成覆盖玻璃基板、发光材料、面板制造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其中光兴产、LG化学等5家全球发光材料“隐形冠军”企业的入驻,更让关键材料配套率46%—路维光电研发的中国首条G11代掩膜版生产线,打破国外垄断;辰显光电落户后,获省市三级政府资金支持,2024年底就实现中国大陆首条TFT基 Micro-LED生产线量产出货,“成都的产业链配套和政策支持,让我们少走了3年弯路。”公司总经理黄秀颀说。

新型显示的爆发并非孤例,成都集成电路产业正同步发力,形成“屏”“芯”联动的发展格局。目前成都已聚集40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培育成都海光、新易盛等11家链主企业,5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营收830亿元、同比增长18%。

RGB-Mini LED的到来,不仅是一次技术迭代,更是对成都产业生态的最佳印证,这里既有千亿级项目的牵引,也有“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撑;既有全链条的产业配套,也有协同创新的生态活力。随着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两条千亿产业链加速成形,成都不仅在显示技术竞速中抢占了先机,更在全球产业分工中重塑竞争格局。

来源:成都日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