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四川造”人形机器人迭代升级 化身“全能打工仔”

AI科技 2025年09月26日 02:08 0 aa

川观新闻记者 肖莹佩/文 成都观察 王翱/图

“我一伸手,它就拿起桌上的可乐递给我了。”9月24日下午,成都高新区的中国—欧洲中心5楼大厅的饮品台被团团围住,“服务员”是当天的主角——一款全新的“四川造”人形机器人。

当天,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具身科技)发布全新产品“天行者2号”,这也是西南地区首个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整机平台。

去年底,具身科技推出了四川首个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天行者1号”。从1号到2号,历经10余月的迭代,这款人形机器人有何不同?

天行者2号

能干活,懂交互,灵活度等核心功能均有提升

“天行者2号”并非首次亮相。今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它作为人工智能四川“天团”一员参展。

发布会现场,“天行者2号”迈步走上台自我介绍:“我身高165厘米,体重55公斤,是标准身材。相较于‘天行者1号’,我在本体性能、感知交互、空间智能方面都有提升。”

“通俗来讲,就是实现了几个‘更加’。”具身科技CEO冯振宇会后向记者介绍。

首先是更灵活。“天行者2号”全身有55个高自由度,较上一代的27个,数量超过一倍。这意味着它动作更丝滑,能熟练掌握走、跑、跳、负重深蹲等运动技巧,还能应对各种复杂环境,比如能通行碎石路面、沙地、草地等非常规环境。

其次是更聪明。这款人形机器人搭载了全身级运控算法,并配备感知系统,可在复杂地形中实现更稳定、更拟人的运动控制,更精准地识别周围环境信息,并与人进行自然交互。此外,当天同步推出的数据采集平台,为其增添了“数据大脑”——结合搭载的训练模型,能实现自主学习,完成更多人类所需的服务。

第三是更好用。颈部2自由度、腰部3自由度……从参数层面看,“天行者2号”能大幅度执行转体、搬运等工作内容。“换言之,它更适合非标准的复杂工作环境,应用范围更广。”冯振宇介绍,它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针对智能制造、科研教学与康养服务三大应用场景,既能适配工业领域的高精度作业,也能为科研提供实验平台,未来将逐步拓展至养老陪护与康养照护,“希望打造一个能干活、懂交互的‘全能打工仔’。”

得益于关节模组的技术升级,“天行者2号”续航能力也随之大幅优化,支持2小时持续作业,解决初代产品“续航短、难量产”的痛点。

在使用过程中,人形机器人的状态和“心情”十分重要。记者看到,灰黑色金属壳外形的“天行者2号”头部,集成了柔性OLED屏,其能源状态、主控温度、运控模式等情况均可实时显示,还可定制各类情感互动表情包。

值得期待的是,“天行者2号”将随后上线网购平台,加速落地。

天行者2号

协同推进,本地化配套率超90%

具身科技核心创业团队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其研发的产品——从“天行者1号”首次亮相到“天行者2号”正式发布,中间仅隔10余月。这样的速度离不开一个关键数据:超90%的本地化配套率。

当天发布会场外,几块大屏组成的展墙播放着“天行者2号”的研发制造过程。从结构设计到机械加工,从组装装配到电气设计,画面里出现许多四川企业的名字。比如在机械加工阶段,具身科技与成都基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紧密合作,确保机器人具备足够的耐用性与稳定性。业内看来,将四川的精密制造能力与高端机器人技术相结合,还有助于推动智能制造的本地化发展。

当前,四川正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并将人工智能纳入“15+N”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建圈强链。在此背景下,“贡嘎二号”“夸父—MY”“天行者一号”“天链T系”等一批人形机器人产品相继涌现。

冯振宇说,公司能在一年内完成产品大幅迭代,得益于协同推进。“电子科技大学、天府绛溪实验室等都为研发提供了足够的人才、技术支撑。”

应用场景的拓展将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当天,具身科技与中国电信、京东、腾讯科技、阿里云、百度云、成都华微电子等生态合作伙伴,以及华高场景、美迅达、华睿等场景合作伙伴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并揭牌“AI机器人智慧巡检场景孵化基地”,致力共同推动四川具身智能产业链的发展。

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具身科技创始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彭倍透露,年底将发布全国首款颠覆性情感陪伴人形机器人“爱湫”。该产品将融合情感计算与康养应用,面向银发经济与家庭陪伴场景,致力于成为人类的情感伙伴。“‘爱湫’将填补人机情感交互领域的空白,为康养机器人发展提供‘四川方案’。”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