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嫦娥六号立大功!月球正反面相差100度,科学家揭秘“始作俑者”

排行榜 2025年11月02日 01:02 1 aa

月球,可以说是地球人最熟悉的“邻居”。但你可能不知道,这家伙长了一副“阴阳脸”。

我们永远只能看到它的正面,那是一张相对平坦、布满“月海”的“花脸”;而它永远背对我们的那一面,却是沟壑纵横、崎岖不平的“麻子脸”。

这到底是为什么?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吵翻了天。现在,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的“土特产”,终于把这个千古之谜的“始作俑者”给揪出来了。

嫦娥六号立大功!月球正反面相差100度,科学家揭秘“始作俑者”

月球的“强迫症”:一张脸的A面与B面

要说这月球,确实有点“强迫症”,它被地球的引力给“锁死”了,导致它永远只有一面朝着我们。

当然,这事儿吧,天文学家早就搞明白了,叫“潮汐锁定”。但真正让科学家们睡不着觉的,是这张“脸”的A面(正面)和B面(背面),长得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咱们先说说A面,也就是我们晚上抬头就能看到的这一面。

它相对比较平坦开阔,上面有大片大片的暗色区域。古人不懂,以为那是“广寒宫”门口的“大海”,就管它叫“月海”。

这“海”里当然一滴水都没有。它是几十亿年前,月球内部的岩浆大规模喷发后,形成的玄武岩平原

嫦娥六号立大功!月球正反面相差100度,科学家揭秘“始作俑者”

关键是数量,这些“月海”在正面大行其道,占据了月球正面超过30%的总面积。

可问题是,一旦你绕到月球的B面,也就是月球背面,那画风可就彻底变了。

那边几乎看不到什么“月海”,占比连2%都不到。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撞击坑、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还有深不见底的沟壑峡谷。

简单说,正面是被“烫平”过的,而背面则保留了最原始的、被小行星“暴揍”过的古老地貌

一张“花脸”,一张“麻子脸”。

这个现象,就是天文学界最关键的科学问题之一,被称作“月球二分性”。

嫦娥六号立大功!月球正反面相差100度,科学家揭秘“始作俑者”

这可不是简单的“长得不一样”而已,这背后藏着的是月球如何形成、如何演化的核心密码。几十年来,全球科学家都在猜:为什么月球的演化会如此“偏心”?到底是谁导演了这场“冰火两重天”?

嫦娥六号的“实锤”:月背果然“心冷”

嫦娥六号出马之前,科学家们也不是干瞪眼。大家普遍怀疑,这事儿跟月球内部的“体温”有关系。

毕竟,火山喷发(形成月海)这事儿,得靠月幔里的岩浆。岩浆要活动,那内部必须得“够热”。

嫦娥六号立大功!月球正反面相差100度,科学家揭秘“始作俑者”

所以,一个主流的猜想就是:月球正面的月幔比较“热”,背面的月幔比较“冷”

为了证实这个猜想,大家伙儿是各显神通。

比如就在2025年5月,有科学家分析了美国宇航局(NASA)一个叫“重力恢复与内部实验室”(GRAIL)的探测器数据。

通过分析月球的引力场,他们发现月球正反两面月幔的“变形能力”相差了2%到3%。

啥叫“变形能力”?说白了,就是“热”的地方就“软”一点,“冷”的地方就“硬”一点。

根据这个数据,科学家们反向推测,月球正反两面的月幔温差,可能在50到200℃之间。

嫦娥六号立大功!月球正反面相差100度,科学家揭秘“始作俑者”

这已经非常接近真相了。但问题是,这终究是“遥感”数据和“数值模拟”,是“猜”出来的。

科学这东西,讲究的是“实锤”。你得拿出证据来。

这个“证据”,就是月球背面的岩石样品。谁能第一个把它带回来,谁就拿到了解开这个谜题的“钥匙”。

于是,嫦娥六号就出发了。

2024年6月,嫦娥六号稳稳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成功挖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捧来自月球背面的“土特产”,并且平安带回了地球。

嫦娥六号立大功!月球正反面相差100度,科学家揭秘“始作俑者”

这绝对是历史性的一刻

中国科学家们,包括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团队,拿到了其中300毫克的玄武岩样品。

这些黑乎乎的石头,可不是普通的石头。它们就是几十亿年前,从月球背面深处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后形成的。

它们,就是一个个“黑匣子”。

科学家们把这些玄武岩切片,在显微镜下仔细分析。他们发现,里面的单斜辉石、斜长石等矿物成分,就像一个个微型“温度计”,忠实地记录了它们在形成时(也就是岩浆状态时)的初始温度和压力

这下好办了,等于是把月球背面的“出厂设置”给读出来了。

嫦娥六号立大功!月球正反面相差100度,科学家揭秘“始作俑者”

科研团队通过精细的成分分析和计算,成功推导出了月球背面岩浆的源区——也就是月幔的温度。

结果在2025年10月6日,中秋节这天公布,震惊了世界

数据非常明确:月球背面的月幔,确实比月球正面的月幔“冷”。冷了多少呢?

大约100℃

这100℃,就是解开“月球二分性”之谜的关键数字。NASA的“猜想”是对的,但中国的“实锤”,是决定性的。

嫦娥六号立大功!月球正反面相差100度,科学家揭秘“始作俑者”

抓出“始作俑者”:谁导演了这场“冰与火之歌”?

好,现在我们知道了,月球背面确实“心冷”。那么,标题里的问题也该回答了:

那个相差100℃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

为什么月球内部的温度,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不对称?

答案,是一种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东西——放射性生热元素

说白了,就是比如钾、钍、铀这些元素。

这些元素非常“活跃”,它们会在漫长的时间里持续不断地衰变,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像“核燃料”一样,源源不断地释放热量

它们,就是月球内部的“暖宝宝”和“发热包”。

现在,整个故事就清晰了。

嫦娥六号立大功!月球正反面相差100度,科学家揭秘“始作俑者”

在几十亿年前月球刚形成、内部还是一片混沌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是引力作用,也可能是巨型撞击),这些宝贵的放射性生热元素,绝大多数都“跑”到了月球的正面

这就导致了月球内部演化的“贫富差距”。

月球正面,因为“揣”了大量的“暖宝宝”,它的月幔就像一锅一直在“炖”着的汤

温度长期保持在高温状态,火山活动极其剧烈、极其持久。岩浆一次又一次地喷涌而出,流淌在月球表面,把原来的撞击坑都给“烫平”了,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占地超过30%的巨大月海。

反观月球背面,那就“穷”得多了。

它手里几乎没有这些“发热包”。没有了持续的内部热源,它的月幔很快就“冷却”了下来。

“心”都冷了,火山活动自然也就早早停止了。

所以,月球背面几十亿年来,几乎没怎么变过样。它完整地保留了月球在形成早期,被无数小行星“暴揍”过的古老而崎岖的“麻子脸”

嫦娥六号立大功!月球正反面相差100度,科学家揭秘“始作俑者”

一边是“热情似火”,一边是“心静自然凉”。

说到底,月球的“阴阳脸”,就是一场由放射性元素分布不均所导演的“冰与火之歌”。

嫦娥六号带回的这100℃温差,就是第一次从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角度,为这个猜想提供了最关键的科学依据,把这个“悬案”办成了“铁案”。

参考资料:

温差揭示月球之“心”并不对称,或解释正面与背面风貌迥异之谜.中国科技网.2025-05-15

常娥六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揭示“广寒宫”温度密码.中国新闻网.2025-10-06

常娥六号月背样品研究获得重要进展:月球背面月慢比正面的更“冷”.腾讯网.2025-10-1C

常娥六号任务全景解读为人类揭晓月球背面的奥秘.新华网.2024.06.07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月球背面月慢有点“冷”国家航天局.2025-10-06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月球背面月慢有点“冷”.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025-10-10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