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私域“鼻祖”兰亭科技折戟上市:从流量神话到增长困局的坠落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27日 18:29 2 admin

私域“鼻祖”兰亭科技折戟上市:从流量神话到增长困局的坠落

当拥有30余年历史的本土化妆品企业兰亭科技宣布终止上市辅导时,这个曾被誉为私域赛道“开山鼻祖”的品牌,终究没能续写流量时代的传奇。自2021年启动上市征程以来,兰亭科技的三年冲刺以失败告终,而业绩的持续颓势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连续三年亏损、营收两年下滑超10%,2024年营收仅3.23亿元、亏损近2000万元。这家曾乘着私域风口实现爆发式增长的企业,正深陷前所未有的困境。

私域“鼻祖”兰亭科技折戟上市:从流量神话到增长困局的坠落

(来源:百度百科)

私域神话:从代工工厂到流量先锋的逆袭

兰亭科技的起点并非天生耀眼。作为一家以化妆品代工业务起家的工厂,它的命运转折点始于2014年的私域布局。彼时,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商业潜力初现,兰亭科技率先嗅到商机,摸索出一套以微信为载体、一对一服务客户的销售模式——这正是如今被广泛复制的私域运营雏形,而兰亭科技将其命名为“M2C(工厂到消费者)模式”。

2015年微商行业洗牌期,兰亭科技精准承接了流量转移的红利。大量习惯在社交平台购妆的消费者成为其私域用户,到2018年,其私域渠道销售额已达1.2亿元,巅峰时期会员数突破300万,私域运营团队规模超700人。私域的爆发直接带动电商营收“坐火箭”:2014年电商营收不足400万元,2019年飙升至1.87亿元,五年增长40多倍,占总营收比例高达60.3%,成为绝对主力渠道。

风口转向:直播浪潮下的私域失速

2019年成为兰亭科技的分水岭。这一年,其电商营收增速从2018年的127.8%骤降至37.1%,背后是直播电商的强势崛起。当消费者的注意力被直播间的“秒杀”“福利”吸引,原本活跃在私域的用户开始大规模迁移,兰亭科技的私域护城河首次出现裂缝。

2020年疫情的催化,让直播电商彻底站上风口,也让兰亭科技的私域业务遭遇重创。当年,其电商营收同比下滑21.3%,这是自2014年布局私域以来的首次下滑。曾经引以为傲的私域流量池,在直播的流量洪流面前,显得后劲不足。

双线溃败:跟风直播与一类电商的代价

面对私域增长乏力,兰亭科技选择“打不过就加入”——2021年起全力进军一类电商和直播电商。它在广州组建专门团队,将“兰亭”品牌入驻天猫、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同时大手笔邀请黄圣依、疯狂小杨哥、林依伦等明星主播带货,试图靠流量红利挽回颓势。

短期内,这套策略似乎奏效:2021-2023年电商营收连续三年增长超10%,从1.47亿元增至2.78亿元。但繁荣的背后,是“赔本赚吆喝”的流量博弈。负责一类电商业务的子公司2022年营收7118万元,却亏损1230万元;高额的主播坑位费、平台推广费,让兰亭科技从2022年起陷入亏损泥潭,2024年亏损额逼近2000万元,几乎吞噬全年营收的6%。

困局根源:白牌困境与品牌力短板

兰亭科技的双线溃败,本质是“代工基因”与“品牌运营”的能力断层。作为代工出身的企业,它擅长生产却弱于品牌打造:私域时代的成功依赖“人对人”的产品推销,而非品牌认知的沉淀;进入公域平台后,“兰亭”等品牌因缺乏知名度沦为“白牌”,只能靠高成本流量换取曝光,陷入“投入越多、亏损越大”的恶性循环。

反观同样深耕私域的HFP,尽管在一类电商声量减弱,却凭借精细化运营和品牌调性维持10亿元级营收。这恰恰印证:私域并非夕阳赛道,只是兰亭科技在流量狂欢中,没能完成从“卖产品”到“做品牌”的蜕变。

从私域鼻祖到上市折戟,兰亭科技的起落折射出流量时代的残酷法则:风口能载舟,亦能覆舟,而真正的护城河,永远是品牌力与运营力的深度融合。对于兰亭科技而言,与其在红海厮杀,不如回归私域深耕,或许才是破局的关键。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