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排行榜 2025年10月22日 12:31 0 admin

最近刷电商平台看新机,发现个特扎眼的事苹果和小米这俩手机圈的“老大哥”,居然都把用了好几年的外观方案给扔了。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没再死磕以前的对称美学,也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艺术设计,俩人跟约好了似的,全用上了长条相机Deco。

本来我还琢磨,这设计看着不算多好看,销量不得受影响?结果人家市场表现反过来打了我的脸,不光没跌,还拉来了一批之前没关注过的用户。

而且不只是他俩,真我、OPPO、REDMI这些牌子,也在相机Deco上动了大手术。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这就让人犯嘀咕了,现在手机厂商是真不把“颜值”当回事,一门心思就想让自家手机“好认”?

先说说iPhone17系列吧,它把之前的正方形相机模组换成了横向长条的。

这么一改,手机背面的视觉重心全往上移了,拿在手里一眼就能跟老款iPhone区分开。

苹果官方说,这么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装天线,把天线组件塞到相机Deco的空白处,用户握手机的时候就不会挡住信号,能让通话和上网更稳。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这个解释听着没毛病,但我总觉得没说全,雷科技那篇分析我看了,里面说苹果核心是想跟老款拉开差距,这话我特认同。

2025年CounterpointResearch放的数据显示,苹果在中国大陆的销量连着三个季度都在跌,市场份额直接掉到了第六。

为啥会这样?一方面是iPhone这两年的升级幅度确实小,另一方面更关键外观用了太久,用户早看腻了。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无奈之下,换个可能不算好看,但辨识度拉满的设计,成了苹果当时最靠谱的选择。

后来的市场反馈也印证了这点,微博上有个叫@RD观测的博主发了数据,iPhone17系列首周销量比上一代高了不少,截至10月12日,国内激活的机子已经超过400万台。

看这势头,苹果销量怕是真要重回巅峰了。

苹果这边靠长条Deco翻身,小米17系列的相机Deco看着跟它有点像,但多了块小背屏。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本来我还想,这背屏是不是就是为了跟苹果不一样,别留着空白显得尴尬,结果后来发现我想简单了这块背屏的功能属性其实挺强。

小米官方说,这块背屏主要有三个用处:一是显示外卖、滴滴的通知,还有高铁票、机票上的关键信息;二是能用后置相机自拍,对着背屏就能看见自己;三是能跟智能家电、小米汽车联动,当个遥控器用。

一开始我对这背屏没多大兴趣,觉得就是小米想在外观上跟以前的机型做区别。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块背屏居然从一个特殊角度火了在抖音、小红书上,好多女性用户都在晒它。

因为这块屏不光能放图片、视频当展示窗,还能用AI把宠物或者喜欢的二次元角色做成小视频。

对二次元爱好者和养宠的人来说,这吸引力可太大了,甚至能说,市面上暂时还没有第二款手机能这么玩。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也因为这个,小米17系列的销量分布跟之前完全不一样。

以前小米14、15系列都是标准版卖得最好,这一代却是定价最高的ProMax版本占了一半销量,标准版只卖了两成。

很显然,市场对这块小屏幕是真认可。

不止苹果小米,真我REDMI都在玩新花样

苹果和小米开了头,其他手机厂商也没闲着,都想在相机Deco上搞点新东西,不然在一堆手机里根本没存在感。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即将发布的真我GT8Pro,就搞了个可更换相机模组的设计,真我官方说,想换模组的话,拆两颗螺丝就能把相机模组的保护盖卸下来,换成其他形状的。

而且这不是简单换个壳,模组里面装了16颗钕铁硼磁铁,装的时候能自动对齐,不会歪。

另外还加了不少触点,手机一检测到换了保护盖,就会自动匹配对应的主题和水印,还挺智能。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再说说REDMI的K90系列,它的相机Deco设计跟小米17系列有点像,但REDMI在模组空白的地方加了个功率不低的扬声器。

光看渲染图就能猜到,这手机的音效表现应该不错,具体怎么样,还得等雷科技后续的评测出来才知道。

还有OPPOFindX9系列,虽然没像前面几个机型那样加功能,但也比前几代更有辨识度了。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这么看下来,换设计成了今年下半年发布的新机的共同点,其实厂商这么做,背后有好几层逻辑。

一方面,近两年传感器技术有了革新,体积比以前小了不少,不用再为一英寸大底、双潜望长焦留那么大空间,这时候做个小巧又协调的相机Deco,成了厂商们的首选。

另一方面,以前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比如铆钉、模拟镜头的防滑纹、玻璃金属堆叠的工艺,现在都被舍弃了。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这么做能降低成本,把省下来的钱投到核心配置升级上,对用户来说其实更划算。

更何况,用户现在也不喜欢那些没用的繁琐设计,更想要一台实用的手机。

以前总有人说手机行业“同质化严重”,厂商们花大价钱研发新技术,比如更高的刷新率、更强的摄像头,最后却陷入“参数比拼”,往往忽略了用户真正“想要什么”。

这种一味做加法的选择,只适合行业发展初期,如今用户更需要的是一台做了减法却更适合自己的手机。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就像小米花十亿搞的那块背屏,本质上是一次硬件创新,但让它爆火的是用户自发的“文化赋能”年轻人把自己的喜好和圈子文化嫁接到这个硬件上,才让它从“一个功能”变成了“一个核心卖点”。

荣耀出了个“怪东西”,给行业指了条新路子?

聊到这,又得回到开头的问题:厂商真的不再注重美感,只看重辨识度了吗?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辨识度确实是现在让手机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核心要素,就像前几年“奥利奥”相机模组流行的时候,要是把手机背面的LOGO挡住,估计八成读者都认不出这是哪家的产品。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不过就在前几天的荣耀发布会上,荣耀放了个短片,展示了一款叫ROBOTPHONE的概念机。

本来想,现在手机也就这样了,改改外观就算创新了,但看完这个短片才发现,原来手机还能这么玩。

这款概念机有个可折叠的云台摄像头,样子跟咱们知道的大疆Pocket3有点像,但不用的时候能收进模组的空余位置里。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而且这个云台镜头不光是用来拍照的,短片里还提到,荣耀ROBOTPHONE的端侧AI能力更强,能通过这个镜头随时理解周围环境,还能猜用户需要什么。

至于好不好用,就得等到明年的MWC2026才能知道了。

虽说雷科技猜测,这款产品短时间内不会上市,但不可否认,荣耀确实做了一款全新且很大胆的产品。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它给同质化严重的手机市场带来了新活力和新思路现在几乎所有手机都被限制在长方体的传统造型里,就算屏幕素质更好、拍照更强,带给用户的体验提升其实越来越小。

荣耀反其道而行之,把机械结构露在外面,这种尝试挺大胆的。

如此看来,手机厂商对“辨识度”的追逐,并不是真的抛弃了美学,而是在同质化的困局里找新的突破点。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从苹果的长条Deco到小米的背屏,再到真我的可更换模组,本质上都是用差异化设计,去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毕竟对消费者来说,一台能一眼被记住、又能解决实际痛点的手机,远比单纯“好看”更有吸引力。

而荣耀ROBOTPHONE的概念设计,也给行业提了个醒:未来的手机创新,或许不用局限于“加减功能”,机械结构和AI能力的结合,可能是一条新的路线。

从iPhone17到小米17:手机厂商弃美追“好认”,用户买账吗?

当然,不管是现在的辨识度竞争,还是未来的形态探索,最终能留住用户的,永远是“好看”与“好用”的平衡。

要是只追求辨识度,用着却不舒服,用户也不会买第二次;但要是只讲好看,拿在手里跟别人的手机没区别,也很难让人记住。

说到底,手机设计的核心,还是得围绕用户的真实需求来转。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