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威塞尔(Elie Wiesel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曾经说过:“没有记忆,就没有文化。没有记忆,就没有文明,没有社会,没有未来。记忆的设计在人工...
2025-10-15 0
埃利·威塞尔(Elie Wiesel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曾经说过:“没有记忆,就没有文化。没有记忆,就没有文明,没有社会,没有未来。
记忆的设计在人工智能产品应用中有着非常广泛的涉猎,如果想让用户一直用你的模型,那么记住每个用户的喜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人是需求的集合,掌握了用户信息和用户的特征,产品就更会受用户青睐。
昨天,我的朋友小王气呼呼地找我吐槽:
“我跟 ChatGPT 聊了一个小时的旅行计划,刚确定好去三亚,结果它下一秒就问我’您想去哪里旅行?’我真的要疯了!”
这让我想起了《海底总动员》里的多莉,那条患有短期记忆丧失症的小鱼。不同的是,多莉的健忘让人觉得可爱,而 AI 的健忘却让人抓狂。
今天,让我们从产品角度聊聊:AI 的记忆到底是怎么回事?
想象你的大脑里有三个抽屉:
第一个抽屉(感觉记忆):超级浅,东西放进去 3 秒就掉出来
– 比如:刚才路过的陌生人长什么样
第二个抽屉(短期记忆):稍微深一点,能放个 30 秒
– 比如:刚才那个验证码是多少
第三个抽屉(长期记忆):超级深,能放一辈子
– 比如:初恋的名字、妈妈做的红烧肉的味道
人类的记忆有个特点:情绪是最好的胶水,让你记忆犹新的,往往是带来了特别情绪的内容。
感觉,恰恰也是最好的催化剂,带给你的刺激和体验,是无法被取代的。
如果直接理解技术很难,我觉得可以拿手边的大家常用的手机做比较
如果把 AI 比作手机,它的记忆系统是这样的:
正在输入的内容,是当下的刺激,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时候记忆还没有进入深层的内容,是当下。
短期记忆是近期的内容,你对近期发生的事情记得更清楚,因为近期的生活发生的在你的短期记忆。
而长期记忆就类似你把最近的发生上传到了 iCloud;或者打个比方,你写了日记来专门的记录,这部分是长期的无法磨灭的。
为什么 AI 只能记得一部分内容?它读取你们的对话,就像透过一扇窗户看风景:窗户越大,看到的风景越多,窗户太小,只能看到局部,而模型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大家的后缀比如 34k 72k,指的就是上下文的长度,不同的长度可以理解为不同的脑容量记录。
而不同 AI 有不同的的”窗户大小”:
1)ChatGPT 的”记忆功能”
“我记住了你喜欢被叫’老板’,下次会这样称呼你”
ChatGPT 最新推出的 Memory 功能,就像给 AI 配了个小本本,上面清晰的记录了你的身高爱好等信息,像一个贴心的管家来帮你
2)Claude 的「跨文档记忆库」
用户:”上周我们聊过《百年孤独》的时间循环结构,能结合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再分析下吗?
Claude:”记得你之前提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福克纳的意识流叙事在时间碎片化处理上…(延续之前 20 轮对话的文学讨论)”
Claude 像一个「带索引的知识库」,不仅记住单轮对话,还能跨周 / 月关联历史讨论的深层主题,比如:
3)客服 AI「工单记忆夹」
用户:”我上周报修的空调压缩机问题,今天师傅说要换零件,之前记录的保修编号是多少?”
客服 AI:”已查到您 2025 年 10 月 8 日的工单(编号 #20251008-739),保修期限剩余 14 个月…”
类似「带分类标签的工单抽屉」,专为客服场景设计:
在开始设计之前,请你问自己三个问题:
1)用户希望 AI 记住什么?
这里其实涉及到你自己的产品用户群的信息,他们是怎样的一个群体,有什么共同\个性特征,这关系到如何建立你自己的标签和画像池。
个人信息?偏好设置?历史行为?
2)记忆要保存多久?
这和你的应用定位相关,这是一款短平快的产品还是一款用户留存高的长期粘性产品?这决定了需要记录的对话长短
本次对话?一周?永久?
3)记忆如何影响体验?
最后用户的内容将如何被应用,决定了你的整体用户体验,这涉及到如下几个问题
个性化推荐?避免重复询问?情感连接?
第二步:设计记忆架构
场景 1:客服机器人
需求:记住用户问题,避免重复 方案: – 会话级记忆:当前问题上下文 – 用户级记忆:历史问题和解决方案 – 触发机制:”我上次问的那个问题…”
场景 2:AI 伴侣
需求:建立情感连接,像朋友一样 方案: – 个人信息库:姓名、生日、喜好 – 情感日记:心情变化、重要事件 – 主动关怀:”你说的那个面试怎么样了?”
场景 3:AI 助教
需求:追踪学习进度,个性化教学 方案: – 知识图谱:已学/未学内容 – 错题本:常见错误和薄弱点 – 学习曲线:进步速度和学习偏好
1)用户控制权
在默默记录的同时,用户也可以在自己的设置里面进行部分的偏好纠正与删除,因为可控的功能虽然使用率不高,但是给人一种安全、掌握信息的感觉。
2)透明度设计
例如在深度思考(thinking)功能中,适度的展示用户提及到的内容,会带来很多的好感,真实的感觉得到 ai 的记忆功能,让用户有被看见,被发现、被理解的感觉。所以在提示词或工作流中引入这部分变得尤为重要,不仅要看到结果,也要看到过程,这种透明的记忆散发一种安全温和的沟通方式,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3)遗忘机制
好的设计:考虑成本你一定要定期清理过期信息,因为无限的上下文文本长度不仅影响成本也会影响响应速度,事无巨细是不可能的。同时你也要做好区分临时信息和永久信息的区分,重要关键信息进行额外的储存防止丢失,因为人的本质就是善变的,你的模型应用并不需要记住每一个细节。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共同记忆之上。同样,人与 AI 的关系,也需要记忆来维系。
好的 AI 产品,不应该让用户每次都像面对一个陌生人。它应该:
记忆,让 AI 从工具变成伙伴。
如果 AI 能完美记住一切,你希望它记住什么?又希望它忘记什么?
本文由 @人工智能怨气指南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
埃利·威塞尔(Elie Wiesel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曾经说过:“没有记忆,就没有文化。没有记忆,就没有文明,没有社会,没有未来。记忆的设计在人工...
2025-10-15 0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三星计划于本月晚些时候发布完整的季度业绩。三星电子预计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将达到三年来最高水平,受益于人工智能热潮带动的存储芯片需求反弹...
2025-10-15 0
2025年的英特尔,正处在行业竞争的重压之下,作为曾经的硅谷巨头,它一边要应对AMD、苹果、高通等对手的多面夹击,PC市场的优势不断被削弱。另一边先进...
2025-10-15 0
近日,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与天美仪拓实验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在怀柔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成功举行国产仪器科研平台共建协议签约仪式。...
2025-10-15 0
Mini LED热潮下,RGB-Mini LED电视成了画质党追捧的香饽饽,但市场上不少产品只靠"RGB"标签噱头引流,实际体验却差强人意——色彩失真...
2025-10-15 0
一架架崭新的飞机走下总装线,飞向世界各地;无数无人机组成独特图案,点亮城市夜空;新材料在实验室中孕育,助力航空产业发展……这是天津航空产业蓄力十余年,...
2025-10-15 0
IT之家 10 月 15 日消息,科技媒体 BGR 昨日(10 月 14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谷歌有望于 10 月 22 日发布下一代 AI 模型 G...
2025-10-15 0
一年一度的科学界盛宴——诺贝尔奖于本月 7 日至 13 日全部揭晓共有14人获奖今年6个诺贝尔奖项的奖金金额和去年保持一致仍为 1100 万瑞典克朗(...
2025-10-1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