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18 日消息,OpenAI 计划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超过 1 万亿美元,这一巨额投入令人震惊,而公司目前收入仍非常有限。从...
2025-10-18 0
编辑:康康
今年中国的手机市场,简直就是一场停不下来的“抢椅子”游戏。第一名的宝座换了三波主人,谁坐上去都感觉屁股底下是烫的。这已经不是那个大家都能分一杯羹的增量时代了,彻底变成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存量消耗战。
年初国家那波补贴,确实让市场火了一把,但现在热乎劲儿过去了,数据立马就变得冷静。第三季度整体市场直接缩了3%,大家又回到了赤身肉搏的原点。
所以,再盯着每个季度谁排第一第二,意义已经不大了。真正值得琢磨的是,在这场残酷的绞杀战里,活下来的巨头们都掏出了什么样的看家本领?
在市场金字塔的顶端,有两家公司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我们不玩人海战术了,守住自己的高端“堡垒”才是王道。没错,就是华为和苹果。他们一个选择战略性收缩,另一个则在防守中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
华为的打法,可以说相当有定力。你看,他们今年第一季度的份额明明还很高,但到了第三季度,反而主动降了下来,把第二的位置让给了苹果。
外人看着可能觉得是退步,但内行都明白,这是华为在主动“减负”,把资源全部押注在利润最丰厚的地盘上。
比如那款售价高达19999元的折叠屏手机MateXTs,这玩意儿能卖多少台?对总出货量的贡献肯定有限。但它的象征意义太大了,每一次发布都能把华为的品牌形象再往上顶一顶。
真正的杀手锏,藏在4000到6000元这个中高端价位段。今年前七个月的数据显示,华为在这里手握34.3%的份额,简直是碾压式的存在。买这个价位华为手机的人,图的不光是技术,很多时候还夹杂着一种复杂的情感认同。
苹果那边呢,更是把防守的艺术玩到了极致。iOS生态系统就是它最深的护城河,把用户牢牢圈在里面,这是它敢于“浪”的底气。
今年苹果的策略明显更灵活了。一边,九月份发布的iPhone17系列继续收割高端用户,这是常规操作。另一边,它竟然放下了身段,把iPhone16Pro这些旧款机型进行降价,刚好够到了国家补贴的门槛。
这一招太狠了,直接刺激了销量,让苹果成了第三季度唯一一个环比、同比都实现增长的厂商。
现在,华为和苹果的份额就差那么一点点,争夺第二名的战斗已经白热化。但你看,他们争的不是谁卖的更多,而是谁能更稳固地守住自己的利润高地,这场“堡垒战”,拼的是品牌、是生态,更是战略耐心。
从高端的“神仙打架”往下看,就是广阔的中低端市场,这里的画风完全不同。与其说是“堡垒战”,不如叫“平原饱和战”。在这里,单一的技术突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胜利的天平更倾向于那些渠道够深、产品节奏踩得够准、运营效率够高的玩家。
这其中,vivo就把一个“稳”字诀发挥到了极致。第三季度它能重回第一,靠的不是什么黑科技,而是多年来一点一滴攒下的家底。
这个家底,就是它那深入到三四线城市、如同毛细血管一样的线下渠道。在市场好的时候,这叫基础。在市场不好的时候,这就是救命的基本盘。
vivo的产品节奏也把握得相当精准。当所有人都挤在九月开发布会的时候,它偏不凑这个热闹。硬是等到十月中旬,才不慌不忙地推出旗舰机X300系列。这个时间点,完美错开了苹果新品的锋芒,又能精准卡位后续的“双十一”大促,背后是对供应链和库存管理的强大自信。
正是这种稳健的运营,让vivo的份额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每个季度都在稳定增长,不多不少,正好涨了3个百分点。在动荡的市场里,这种确定性比什么都珍贵。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它在1000到2000元价位段的阵地,正在被对手蚕食,这也是一个不小的隐忧。
再看小米,它就是这场“平原战”中最不稳定的X因素,像坐过山车一样。年初靠着补贴效应,份额一度冲到19%,风光无限地当上了第一。可补贴一退潮,到了第三季度就迅速回落到15%,掉到了第四。
这说明,年初的辉煌只是短期现象。小米的核心打法,依然是极度依赖Redmi系列能出一个“爆款”来拉动销量。一旦新的爆款没跟上,整个盘子就有点撑不住。
而且,现在公司还要分心去造车,手机业务到底被牵扯了多少精力,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小米最大的心病,还是品牌。虽然它在4000到6000元价位段也拿下了23.9%的好成绩,仅次于华为,但“性价比”的标签就像影子一样跟着它。这让它在向更高利润区冲击时,总是显得底气不足。
当市场的两极,一端是华为、苹果的“高地堡垒”,另一端是vivo、小米的“平原血战”,格局变得越来越清晰时,那些定位模糊、特色不鲜明的品牌,就陷入了最危险的境地——夹缝之中。
高端市场吧,你打不过人家有品牌护城河的。低端市场吧,你又拼不过人家玩性价比的。这种不上不下的尴尬,正在OPPO和荣耀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先说OPPO。你看它的数据,份额常年稳定在15%左右,好像还不错。但问题是,在大盘不动甚至萎缩的情况下,你的排名在不断下滑,这就说明你的相对竞争力是在减弱的。
OPPO现在面临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往上看,有华为和苹果压着。往下看,有小米和荣耀在抢食。论线下渠道,还有个“同门师兄”vivo挡在前面。它的品牌形象,均衡是均衡了,但也意味着缺乏一个能让人记住的尖锐特点。
今年第二季度,Reno14系列的热销一度让它的份额冲到16%,但这种靠单一中端爆款维持的局面,在苹果九月新品的冲击下,很快又被压缩了回去。它缺的,是一款能在高端市场真正站稳脚跟、和对手硬碰硬的旗舰产品。
而荣耀的处境,可能比OPPO还要艰难。它是头部厂商里最不稳定的一个,起伏非常大。好不容易,在今年第三季度靠着中低端机型的发力,重新杀回了IDC榜单的前五。
但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无奈的“扬长避短”。比如荣耀X7这种1000多元的机型,能帮它抢回份额,但同时也暴露了它在高端市场的无力。
荣耀的战略一直很纠结。它想往上冲,复刻华为的成功,但品牌号召力又远远不够。它想往下沉,又会陷入比谁更便宜的血腥肉搏中。
主打的Magic系列,虽然一直在讲AI的故事,但这些功能在普通消费者看来,和别家的差异化并不明显,没能形成一把足以刺破困局的尖刀。
这种“夹在中间”的感觉,在存量搏杀的时代,是最致命的。
梳理完今年的局势,你会发现,中国手机市场已经清晰地分裂成了三个战场:华为和苹果在高处进行着“堡垒防守战”,比的是品牌溢价和生态壁垒。
vivo和小米在广阔的平原上进行着“饱和消耗战”,拼的是运营效率和渠道深度。而OPPO和荣耀,则是在“夹缝求生战”中艰难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这就意味着,未来的走势是大家继续在这种战略分化下残酷地洗牌,直到有人掉队?还是会有新的技术变量,比如AI应用的爆发,或者折叠屏的普及,突然打破现有的平衡,创造出新的增量空间?
谁也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消耗战”的终极赢家,绝对不取决于某个季度的冲刺速度,而是取决于谁的战略更有韧性,谁能在这场漫长的马拉松里,更有耐力地活下去。
相关文章
IT之家 10 月 18 日消息,OpenAI 计划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超过 1 万亿美元,这一巨额投入令人震惊,而公司目前收入仍非常有限。从...
2025-10-18 0
近日,华为在5G-A技术领域再获重大突破,其超级上行解决方案实现单用户上行峰值速率突破1Gbps。这一突破通过湖南移动与华为在湘潭大学的实测验证,采用...
2025-10-18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康康今年中国的手机市场,简直就是一场停不...
2025-10-18 0
9 月的英国网络世界突然 “宕机”。数十万用户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切断了与外界的数字连接。这场发生在沃达丰网络的故障,从开始到恢复整整持续了四小时。期...
2025-10-18 0
短短两年,全球芯片圈像被按下了加速键;不光是美国、中国的科技角力愈演愈烈,连一向“低调务实”的欧洲企业也开始表态站队。荷兰光刻机龙头ASML以及它的几...
2025-10-18 1
近日,有网民在抖音平台发布作品,称桐柏县一乡镇居民区屡次出现未知化学气体泄漏,气味刺鼻。监测到该信息后,桐柏县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人进行排查。...
2025-10-18 0
潮新闻 记者 胡静漪“现在,就是行动的时刻!”近日,在2025年世界粮食论坛全球青年创新与可持续农业边会上,自然伙伴计划发布全球青年倡议,号召青年打破...
2025-10-18 0
黄仁勋现身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的工厂AI背后是芯片。芯片的背后则是工厂。周五,英伟达与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的工厂,首次亮相首片Blackwell芯片晶...
2025-10-1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