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AI科技 2025年11月05日 22:11 1 admin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文|七月

编辑|七月

听说过钢铁、木头船,还是第一次见水泥船。

船给人们的感觉就是轻盈地漂在海上;而一说水泥,能联想到的就是高楼和马路,给人一种很沉重的感觉。

可是1974年我国却造出了水泥船,可惜只航行了一次就报废了,现在的船一般都是钢铁做的,比水泥贵多了,为什么不能接着尝试用水泥做船呢?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我国曾造出最大水泥船

1974年6月福建马尾港驶出一艘奇怪的船,船身居然是水泥做的,这就是我国自主建造的水泥船古田号,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钢丝网水泥船之一。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它105米长,满载排水量达5773吨,净载重量2800吨,当时我国的造船业还没有这么先进,可以说它是个奇迹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钢铁产量严重不足,造车造设备都捉襟见肘,更别提造船了。

而南方水网密布,运输全靠船舶支撑,寻找钢材的替代品成了当务之急。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1970年国家建工部和交通部联合拍板,将3000吨级水泥船的试制任务交给了马尾造船厂。

虽然这家船厂拥有百年历史,但造水泥船的难度不小,工程师们绞尽脑汁,想出用钢丝网做骨架、再浇筑水泥成型的办法。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船厂为此还专门建了座5000吨级的船台,联合上海船舶设计院、福州大学等五家单位共同攻关,硬生生在两年多里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1973年3月古田号成功下水,这艘宽14.5米、深8.1米的巨轮,成为了世界造船史上引人注目的存在。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1974年6月古田号载着沙子和木料去上海,回程时又载满了麦子,虽然圆满完成任务,但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水泥船身太重,13.5节的航速太慢了,油耗远高于钢制船;途经七星礁时雷达突发故障,迷航中误入暗礁区,差点酿成事故。

最危险的是在航行后不久后,船头居然出现龟裂和渗水的现象,幸好没出大事故。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后来随着国家钢铁供应状况逐步改善,古田号失去了经济价值,彻底停航,在福州港区停泊了十几年。

水泥船这项创举在1978年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奖,采用的预应力技术和分段预制吊装工艺,为后来的船舶建造积累了珍贵经验。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直到1984年,它才以实习船的身份成为福建船政学校的海上教学基地,供学生练习水手工艺、拆装机舱设备。

大约在2012年-2013年,因为城市开发建设需要,古田号被拆除了。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当时不少市民和学者呼吁将它送进博物馆,但最终没能如愿,只有部分关键部件被拆下当做了教学设备。

现在这艘水泥船的船名牌、罗经等重要构件已经在船政文化博物馆展出,成为那段特殊造船史的见证。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为什么不能用水泥造船?

明明水泥船原料又便宜又抗海水腐蚀,却不能再用来造船了,而钢铁明明也很重,它怎么就能造船呢?

其实能否造船不看材料的重量,船体能不能漂浮,关键看排水的重量是否大于自身重量。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钢铁船能浮,是因为船内空心结构存满空气,平均密度比水小,水泥船同理,只要设计出足够的空心空间,浮在水面上完全不是问题。

甚至单从材料密度上看,用于造船的钢筋混凝土,其每立方米重量约为2.4吨,确实比钢铁的7.8吨轻得多,理论上似乎更适合造船。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然而不能光从理论上看,造出来的船是要在现实生活中用的,总的来说就是水泥船不实用。

混凝土有个致命弱点,那就是抗拉性差、韧性不足,太脆了。

钢铁能弯曲变形,遇到风浪或轻微碰撞能缓冲卸力,而混凝土受力过大就会裂开,否则楼房承重柱被砸,墙体也不会开裂了。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水泥船一旦出现开裂的现象,修船的难度比钢铁船大得多。

钢铁船的话焊一下就能继续用,水泥船补漏得重新浇筑、养护,在海上根本没法及时处理,小裂缝很容易变成大隐患。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图片和此事无关

为了让水泥船足够坚固,工程师只能把船体做得特别厚,结果反而走进越厚越重的死循环。

同样载重的水泥船和钢铁船,前者的自身重量要远超后者,这就意味着为了运载1吨货物,需要配备非常沉重的船体结构。

这就好比用自行车驮着冰箱送货,看着省了买车钱,实际累死也跑不快。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图片和此事无关

而且水泥船的安全性也没有钢铁船高,由于船体太笨重,它的灵活性很差,遇到暗礁或其他船只时根本来不及避让。

早在1975年国家交通部和建材总局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它的两面性,既肯定了它保养方便、稳性好的优点,也明确点出不耐碰撞、自重大的致命弱点,确实不宜推广。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图片和此事无关

其实不止我国造过水泥船,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国钢铁都优先供应军工,造商船只能打水泥的主意。

美国二战时造了150多艘水泥船,有的还参与了诺曼底登陆,但战争一结束,这些船要么被弃用,要么改成浮动码头,没有一艘能接着用的。

不过虽然水泥船退出了主流航运,但并没有完全消失。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一些小型渔船、养殖用的浮台还是用水泥建造的,因为浮台不需要长途航行,也不用追求高速度,正好能发挥水泥抗腐蚀、成本低的优势。

但对于万吨级的货轮、客轮来说,钢铁依然是无可替代的选择,它的强度、可塑性和回收性是最适合做船的。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结语

混凝土能建起摩天大楼,却造不出高效的轮船,钢铁虽好,却不能代替混凝土盖房子。

一种材料好不好,不能只看单个优点,得放在现实生活里综合考量,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看似失败的尝试都是在为成功做铺垫,如果没有这些尝试,我们又怎会知道最适合造船的材料是什么呢。

对此大家怎么看?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7月29日《世界上最大水泥船:“古田”轮只一次处女航》

为何不用水泥造船?1974年我国造出最大水泥船,但航行一次就报废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