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产品管理领域,“以用户为中心”并非抽象理念,而是需依托系统性方法落地的实践体系。对于产品一号位而言,精准理解用户需求不仅需要共情能力,更依赖可复...
2025-09-30 2
在产品管理领域,“以用户为中心”并非抽象理念,而是需依托系统性方法落地的实践体系。
对于产品一号位而言,精准理解用户需求不仅需要共情能力,更依赖可复用、可协同的认知框架,从需求感知到价值判断,再到决策落地,每一步都需科学方法支撑。
当产品进入精细化迭代阶段,仅靠定性判断难以平衡需求优先级与资源投入,此时需借助多维度量化模型,综合评估需求的用户价值、商业价值与实现成本。
其中,RICE模型由Intercom联合创始人DesTraynor于2015年提出,核心是通过影响范围(Reach)、影响程度(Impact)、信心(Confidence)、投入工作量(Effort)四个维度量化需求优先级,计算公式为RICE得分=(Reach×Impact×Confidence)/Effort,得分越高优先级越高。
以健身APP新增“社交分享功能”为例,若APP月活10000人、预计7000人使用(Reach赋值7),功能预计提升用户使用时长30%(Impact赋值8),80%同类APP添加该功能后用户粘性提升(Confidence赋值8),开发需400人工小时(Effort赋值4),最终得分(7×8×8)/4=112,若高于其他需求即可优先推进。该模型关键在于团队内部统一各维度评分依据,避免主观判断偏差。
价值复杂性矩阵是20世纪后期广泛应用于商业决策的基础量化工具,核心从用户/商业价值与实现复杂性两个维度,将需求划分为四个象限。
高价值-低复杂性(优先落地)、高价值-高复杂性(谨慎评估)、低价值-低复杂性(资源允许时推进)、低价值-高复杂性(尽量规避)。以智能音箱新增“语音快速切歌功能”为例,该功能能减少用户手动操作、用户价值高,且仅需在现有语音识别系统中添加指令逻辑、技术难度低,属于“高价值-低复杂性”象限,应优先开发。
其优势在于直观易懂,适合快速筛选需求,但需结合企业阶段评估,初创产品更倾向“高价值-低复杂性”需求,成熟产品可投入资源攻克“高价值-高复杂性”需求。
Pugh矩阵由斯坦福大学教授StevenP.Pugh于1980年代提出,又称“普氏矩阵”,核心通过“基准方案+多维度对比”筛选最优方案。
操作时先确定基准方案(如现有产品功能),再将其他方案与基准对比,从成本、性能等维度用“+(优于)、-(劣于)、=(等于)”标记。
以电动牙刷新品设计为例,若以“传统旋转式刷头”为基准,方案A“声波震动刷头”清洁效率优(+)但成本高(-),方案B“磁吸式充电”便利性优(+)但兼容性差(-)。
若企业目标是“提升差异化”则选方案A,目标是“优化体验”则选方案B,其价值在于结构化对比,避免单一维度决策,适合多方案并行评估场景。
KANO模型由日本学者狩野纪昭于1984年提出,将用户需求划分为基本型(M)、期望型(O)、兴奋型(A)、无差异型(I)、反向型(R)五类,核心通过“双向问卷”识别需求类型。操作分三步:一是设计问卷,针对每个需求设计一对问题(如“手机有/无高清屏幕,您的感受是?”),选项均为“非常喜欢、理应如此、无所谓、勉强接受、很不喜欢”。
二是统计结果,通过对照表判断需求类型(如“有功能时理应如此、无功能时很不喜欢”为基本型)。三是应用结果,优先级排序为“满足基本型→优化期望型→创造兴奋型→忽略无差异型→规避反向型”。
以手机“高清屏幕”功能为例,若统计结果中50%为无差异型、25%为期望型,则无需优先投入,可将资源转向基本型需求(如续航)。该模型需确保问卷样本量充足,反映目标用户整体态度。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用户需求分析逐渐从“人工量化”转向“技术赋能”,三种前沿方法可挖掘隐性、动态需求。
情感分析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依托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文本预处理→情感词匹配→语法分析”判断用户文本(如评论)的情感倾向(正面、负面、中性),核心价值是批量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快速定位用户痛点与满意点。
以智能手表为例,团队爬取电商、社交平台评论后发现,“续航强”正面情感占比80%,“操作复杂”负面情感占比75%,可优先推进续航优化与操作简化,关键在于结合行业语料优化情感词库,避免专业术语误判。
大数据分析依托云计算技术,通过“数据采集→清洗→建模分析”,从海量结构化(如用户行为数据)与非结构化(如图片)数据中挖掘关联规律,核心是用数据验证假设而非依赖经验。
以智能音箱为例,采集用户“使用时间段、指令类型”等数据后发现,早晨7-9点“查询天气、播放新闻”指令占比60%,晚上8-10点“播放音乐、控制智能家居”指令占比70%,可据此优化策略,早晨提升天气、新闻响应速度,晚上加强音乐推荐与智能家居控制稳定性。
其优势在于动态跟踪用户行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方向,但需注意数据隐私保护。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需求分析中的应用,核心是通过算法自动学习用户行为模式、预测未来需求,流程为“数据收集→预处理→模型训练→需求预测”。
以智能空调为例,通过传感器采集“季节、时间段、设定温度”等数据,用监督学习算法训练模型后发现,夏季22-6点用户常设26-28℃并开睡眠模式,冬季6-8点习惯预热至20℃,空调可据此自动调整参数,将隐性需求转化为主动服务。
该方法关键在于数据质量,需建立完善的数据校验机制,避免缺失或异常数据影响预测准确性。
14种方法,覆盖“定性判断”到“定量评估”、“传统模型”到“技术驱动”全场景,数据需求较低的方法适合产品初创期,数据需求较高的模型适合精细化迭代期,前沿技术方法适合成熟产品创新探索。
对产品一号位而言,掌握方法并非终点,更需思考:如何在市场变化中调整方法应用场景?如何平衡数据分析客观性与产品直觉灵活性?如何通过需求评估预见未来趋势?
用户需求是动态过程,只有将方法与场景结合、数据与洞察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驱动,打造兼具用户价值与商业价值的产品。
相关文章
前言在产品管理领域,“以用户为中心”并非抽象理念,而是需依托系统性方法落地的实践体系。对于产品一号位而言,精准理解用户需求不仅需要共情能力,更依赖可复...
2025-09-30 2
近日,随着新一轮森林草原防火期的临近,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丽江站(以下简称“丽江航站”)已全面转入备战状态,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为守护丽江...
2025-09-30 2
比起性能和拍照,更多的用户在买手机的时候,更在意的是续航,现在即便是一些采用骁龙7系或者6系芯片,结合系统出色的优化,日常APP运行也是很流畅的,而续...
2025-09-30 2
9月29日上午,共青团西山区互联网行业工作委员会成立,这标志着西山区互联网行业青年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成立大会上宣读了共青团西山区委关于同意成立...
2025-09-30 2
【来源:马鞍山发布】在人工智能持续迭代演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一场高规格人工智能盛会再度在我市开启——9月27日-29日,2025第三届全国...
2025-09-30 1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9月29日上午,为期两天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绵阳锦标赛”在四川绵阳开幕。大赛吸引来自全国1600余支赛队,近3000...
2025-09-30 1
☆ 俄乌战争,印巴战争和以伊战争,中国半圆地缘陷入战火,但中国却依然不为所动,继续潜心研究自己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继华为大模型算力芯片...
2025-09-30 10
编辑:定慧 KingHZ【新智元导读】从重庆魔幻山城到全球Robotaxi布局,千里科技展现出将AI融入物理世界的雄心。董事长印奇的「千里计划」——O...
2025-09-30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