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潜入江底找到丢失3年的设备,水下机器人企业订单迎来翻倍增长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25日 12:43 0 admin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4日讯(记者秦璟)一入水就打捞出长江水域丢失3年的设备,江岸区“种子企业”湖北中安国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安国际”)研发的水下机器人,练就一身在浑浊水体里“慧眼探物”的本领。

9月24日,3台水下机器人出现在中安国际科技展厅,它们刚刚参加完一场国家级的消防救援设备展示与演练活动。水下机器外形方正,约为一个22寸行李箱大小,外观十分显眼。然而在演练时,机器人下水不久,明亮的黄色就完全隐入长江水。

潜入江底找到丢失3年的设备,水下机器人企业订单迎来翻倍增长

亮黄色的机器人正在下水。 记者秦璟 摄

“很多湖水、江水水体的水下能见度都不到5米,且水底环境复杂。这种情况下如果人工下去打捞,基本上一入水就看不见,作业难度大且非常危险。水下机器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辅助和替代人工。”中安国际总经理韩敏介绍。

工作人员手中的显示屏上传来水中画面。彩色扇形立体图上,一片片星星点点的物体掠过,这是机器人拍摄到的水下环境和游过的鱼群。

潜入江底找到丢失3年的设备,水下机器人企业订单迎来翻倍增长

左上即水下机器人拍摄到的鱼群。 记者秦璟 摄

“水下能见度非常低,环境复杂,普通相机很难拍清楚画面。机器人依靠挂载在机器人上的声呐探测器、红外成像扫描及AI识别和算法技术辨别水中环境和物体,生成水下地形图后传到地面。操作人员识别出水里的生物、机器设备后,操控机器人进行打捞或救援。”韩敏说。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水下机器人带来新的技术升级。韩敏介绍,公司多款搭载自研算法的智能水下机器人,可以在漆黑一片的水中,用不到1分钟的时间生成1:1的三维实景地形图。它最深可以潜入300米深的水下,在半径长达80米的扇面里,识别出手环大小的物品。

潜入江底找到丢失3年的设备,水下机器人企业订单迎来翻倍增长

水下机器人在暗流涌动的水底生成三维实景地形图。 记者秦璟 摄

水下机器人已经可以辅助“蛙人”完成不少高危救援工作。2024年,贵州一处极其复杂的溶洞里急需救援。中安国际的水下机器人加入救援队伍后替人类“探路”,帮助救援人员精准掌握洞内地形,最终成功完成救援工作。

日常救援场景中,水下机器人则成为水域救援人员的“多面帮手”。韩敏介绍,在今年初,中安国际水下机器人到某长江流域作业演练,一入水就打捞出一台在长江水域丢失3年、已经放弃的设备,双方当场谈成了合作销售订单。

韩敏说,新型水下机器人已在深海等极端环境完成百米级探测任务,多项技术实现突破,“水下机器人在救援、打捞场景中不断积累成功案例,企业订单今年已迎来翻倍增长。”

【编辑:丁翾】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