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唐骏垚 通讯员 徐颖 谭琴 设计 张恬怡日前,在杭州市余杭区的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室里,33岁的测试员聂鹏正在试穿研制中的外骨骼产品...
2025-10-15 1
潮新闻 记者 唐骏垚 通讯员 徐颖 谭琴 设计 张恬怡
日前,在杭州市余杭区的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室里,33岁的测试员聂鹏正在试穿研制中的外骨骼产品。下半身变成“钢铁侠”的他慢慢迈出第一步,机械关节“咔嗒”一声轻响,随即像被注入魔力般,他的步态瞬间变得轻盈——这一声“机械呼吸”,是企业创始人王天最爱听的声音,在他看来,科技的温度,往往藏在齿轮咬合时那一声人性化的轻响里。
外骨骼机器人的概念早在19世纪就已兴起,它的本质是一种可穿戴机器人,能够为穿戴者提供保护、增强能力,比如增强人的肢体运动能力、负重能力等,也被称为人类“新器官”。时至今年,外骨骼机器人的细分赛道异军突起,不少研究机构甚至把2025年称为外骨骼机器人的“消费级元年”。
程天科技也在今年率先实现了个人消费级产品“破冰”——3月初,企业在电商渠道上线了一款“易行髋关节助力外骨骼”,售价2599元,上架15秒近200套产品售罄;7月又补货了250套,3分钟售罄。
程天科技外骨骼机器人产品“悠行下肢外骨骼”(机构版)。程天科技供图
在程天科技产品展示区,王天向记者展示这一产品:采用轻量化碳纤维材料与仿生结构,重量仅2千克,无需电源,穿戴后即可提供步行助力。
依托机器人产业供应链的完善和制造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元器件的自研自产,生产过程的自主可控使程天科技得以不断压缩成本,最终催生了这款2000多元的消费级外骨骼产品。“让老百姓买得起是最重要的。”王天说。
在购物评论区,不少人为产品点赞。购买者“斐麒麟”(网名)留言:“83岁老妈戴上后不借助外力、不需要搀扶,自己就可以轻松上下楼梯。”
每每翻到这些留言,王天的思绪就会回到大学时代:他和两个伙伴参加机器人比赛,在学校地下室没日没夜“手搓”出一个外骨骼机器人。“当时想法很简单,做个好玩又酷的产品,比如穿上外骨骼去灌篮。”这个最初代的外骨骼机器人被排列在程天科技所有产品第一位:背带是旧书包改的、踏板是旧拖鞋改的……“它提醒着我们,科技永远应该服务于生活”。
毕业后,出身医学世家的王天敏锐地意识到,大学时“攒着玩”的外骨骼机器人在医疗康复领域大有用武之地。“研发穿戴式机器人,与普通机器人不同,研发团队不仅要懂机械、懂工程,还要懂医学、懂生物力学,这是技术的核心难点。”信心满满的王天带领团队经过一年多的打磨,终于做出了第一件像模像样的产品。
可当他们自信满满地拿着产品请患者试穿时,却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当天就收到了50多个意见:有的患者身高不匹配,有人感觉接触点硌得慌,还有人因为体重大导致机器带不动……但一位坐轮椅的大姐留下的一句话,让这个年轻的团队重拾信心:“小伙子,你们做的这件事太有意义了,抓紧弄。你们的产品出来,我也能站起来了!”
带着患者们的期许,王天和伙伴们埋头进行产品提升,缺少适配的零部件?自主研发,知识产权就拿下了500余项;技术不够成熟?300多例临床试验,一次次对产品迭代升级……如今,闪着科技光芒的“中国智造”已走进了国内10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诊所、康养机构,甚至跨越山海,进入日本、泰国、阿联酋的市场。
在程天科技总部内,有一处智能康复中心。记者采访时,因先天疾病导致无法稳定行走的7岁小孩真真(化名),正借助外骨骼机器人进行第26次行走训练。机械骨骼带动他稚嫩的腿一小步一小步流畅、稳定地向前走。真真妈妈说:“用外骨骼机器人训练3个月左右,真真走路稳多了,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王天说,机器人搭载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专属康复方案。康复中心开业4年来,已帮助百余名残障人士找回“行走的自信”。
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程天科技团队,今年开始加快推出更多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
今年下半年,面向户外出行人群和运动效能提升需求人群,推出配备电源的“速行髋关节助力外骨骼”,在电商渠道首发20分钟,预售近70台;
今年5月开始与景区合作,为游客提供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租赁服务,目前已在北京八达岭长城、西藏冈仁波齐等7家景区落地。
“每个人都会衰老,也会在特定情境下面临行动能力受限。我们希望用我们的技术、产品,增强每个人的行动能力。”在王天展望的未来中,外骨骼机器人将会进化成“一件轻薄的具有脑机接口功能的衣服”,成为人体的一个新“器官”,“这个未来,一定不远!”
【短评】参数之外的温度
程天科技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科技创新的本质——最高级的科技不是实验室里的参数神话,而是服务人的真实需求。当83岁老人重获散步自由,当3岁患儿迈出人生第一步,科技参数之外的温度,在这一刻有了最具象化的感受。
在采访时,王天团队正在实验室为新产品适配更多人群忙碌着,这是他们在科技与人性之间架设的桥梁。真正的创新者都明白,技术最终的考场不在实验室,而在人们下意识扬起的嘴角里。
“钢铁战衣”平民化的探索依旧在进行着。我们在拥抱变化的同时,也须清醒认识到——再先进的机械支撑,也替代不了人类对自身潜能的探索。或许未来某天,我们会像今天看待眼镜一样看待外骨骼:它不再是被追捧的“神器”,而应是服务生活的“搭档”。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潮新闻 记者 唐骏垚 通讯员 徐颖 谭琴 设计 张恬怡日前,在杭州市余杭区的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室里,33岁的测试员聂鹏正在试穿研制中的外骨骼产品...
2025-10-15 1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张莹“中国第一展”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海珠琶洲广交会展馆举办...
2025-10-15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微信小程序微乐湖南麻将有挂的吗,以及微乐湖南麻将有挂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微乐跑得快一半那个地区...
2025-10-15 16
今天凌晨,苹果发布了 iOS 26.1 beta 3更新,与上次更新时隔一周的时间,本次更新的版本号为:23B5064e这次更新,主要带来 2 个新变...
2025-10-15 1
自9月25日高通骁龙峰会顶着“一门双至尊”的名义亮相,荣耀MagicPad3 Pro就以与荣耀Magic8系列同期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的强劲...
2025-10-15 1
距离 Redmi K90 系列正式发布只剩几天时间,关于 K90 Pro 的爆料已经几乎“全盘托出”。从目前多方消息来看,这款定位 4000 元档的旗...
2025-10-15 1
前言:诺贝尔奖,作为大家从小就听说过的全世界顶级奖项,可谓是每个科研人员都想获得的褒奖。之前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国家的科学家能够斩获这个大奖。今年的诺奖中...
2025-10-15 1
连日来,南通市通州区持续高温,但扬子江大桥建设现场依旧热火朝天。7月7日,记者在现场看到,高达70米的400吨浮吊正精准吊装桥梁北侧主拱系梁,工人们顶...
2025-10-14 1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