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点,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引擎。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与丰富的应用场景,如何将AI技术深度融...
2025-11-01 0
说句实在话,科技圈最近的瓜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亚马逊刚交出一份亮眼到晃眼的成绩单,上半年纯利润飙到350多亿美元,比去年同期还涨了不少。
按说该给员工发点奖金喜气喜气,结果反手就扔出颗重磅炸弹:裁1.4万人,创下公司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
更让人懵的是,裁员前没几天,公司刚宣布要砸1200亿美元搞AI,比去年的投入翻了近一倍。
一边是数钱数到手软,一边挥刀砍向自家员工;一边疯狂给AI砸钱,一边把上千个岗位砍得干干净净。
亚马逊这波操作,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你发现没,这次亚马逊裁员根本不是“一刀切”,往细节里扒,全是奔着AI转型的心思。
根据10月29日光明网转引的官方消息,这次裁员主要盯着35万公司职员里的4%,重点砍的是人力资源、设备服务和AWS(亚马逊云服务)的部分团队。
其中人力资源部最惨,直接砍了15%的岗位,人力副总裁贝丝·加莱蒂在内部信里说得明明白白:“裁这些人,就是为了把钱和精力都投到AI上,让公司更有竞争力。”说白了,就是把人的岗位腾出来,给AI让路。
咱们再看看刚出炉的Q3财报,更坐实了这个路子。
新浪财经10月31日的业绩会实录显示,亚马逊现在对AI是真金白银地砸,履约网络里已经摆了超100万台机器人,仓库里的分拣、搬运、打包,以前要靠工人来回奔波,现在机器人精准高效地搞定,出错率还比人低不少。
AWS的AI业务更是猛涨,其中Bedrock和SageMaker这两个工具卖得特别火。
可能有人听不懂这俩是啥,说白了,Bedrock就是个“AI工具箱”,企业想搞自己的大模型不用从头搭架子,直接用它的基础技术;SageMaker是帮企业训练AI模型的平台,不用自己买一堆昂贵的服务器,省了不少事。
跟这配套的是,公司的资本支出同比暴涨55%,花了342亿美元,这些钱基本都砸进了AI数据中心和芯片研发。
而且这不是亚马逊第一次裁员了,从2022年开始算,累计已经裁了超2.7万人,这次1.4万只是开胃菜,业内都猜最后得裁到3万人。
要知道,截至今年二季度,亚马逊全球员工超154万,是美国第二大私人雇主,敢这么大规模动刀,足见它转型AI的决心有多硬。
我跟你讲,亚马逊这波操作不是独一份,整个美国企业圈最近都在搞“瘦身运动”,而且理由都出奇地一致:为AI腾位置。
快递巨头UPS今年已经裁了4.8万人,相当于一个小县城的人口了。
零售巨头塔吉特上周也跟上,砍了1800个办公室岗位;就连微软、Meta这些科技同行,最近半年也没少裁员,微软光今年就裁了超1.5万人,重点砍的还是Azure云团队的人。
但这里面的门道,早就被专家戳破了。
牛津互联网研究所的教授就直言,现在企业都拿AI当“背锅侠”,真正因为AI能替代人而裁的,压根没那么多。
说白了,AI只是个好听的借口,背后藏的是成本压力和战略调整的小九九。
现在全球供应链乱得很,原材料涨价、运输费飙升,美国还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甚至取消了800美元的免税门槛,亚马逊、Temu这些靠跨境生意吃饭的企业,运营成本蹭蹭往上涨。
裁员成了最直接的“节流”办法,而AI正好成了最合理的“挡箭牌”。
还有个原因更实在,不少公司疫情时订单暴增,脑子一热招了太多人,现在业务回归常态,正好借AI的名义裁员,省得承认自己当年判断失误。
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更能说明问题。
Indeed的研究显示,现在招聘广告里十份有三份提“懂AI优先”,但四分之一的岗位压根没说清AI要干啥,这就是所谓的“AI洗牌”。
初级工程师岗位少了34%,但懂AI提示词、能整合AI系统的高手,月薪轻松超2万元,抢着要。
有意思的是,亚马逊给被裁员工留了点面子:90天内可以内部转岗,还给一笔遣散费。
但细究下来,这次被裁的中层管理者(L5-L7级)占了78%,说白了就是要精简管理层级,以后AI系统直接对接一线,不用那么多中间环节传话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亚马逊这波“提前卡位”其实埋着不少雷。
CEO安迪·贾西自己都承认,AI将来可能会替代部分岗位,但现在压根没有大规模替代的迹象。
更尴尬的是,被吹上天的生成式AI,实际效果并没那么神,有时候还会搞出些“表面工作”。
举个例子,有公司用AI写市场报告,看着洋洋洒洒几千字,其实全是网上抄的套话,连自家产品的核心数据都没提,这种报告一点用没有,最后还得靠人重新改。
管理顾问杰西卡·克里格尔说得很实在:“能在AI时代活下来的公司,不是裁员最快、自动化最猛的,而是能跟着变化调整的。”
过早裁员最要命的是流失核心人才,那些干了十年八年的老员工,知道公司的短板在哪、客户最在意什么,这些经验不是AI能替代的。
要是这些人被裁走,以后搞AI创新很可能抓错方向,执行力也会掉链子。
市场的反应也很真实。
裁员消息刚出来时,亚马逊股价只涨了1%,远低于华尔街的预期。
当时有分析师就说,投资者不傻,光靠砍人节流没用,得看AI真能带来多少收入。
直到Q3财报出炉,大家看到超100万台机器人真的提高了效率,AWS的AI服务收入涨了20%多,股价才在盘后大涨13%。
亚马逊自己也意识到了风险,贝丝·加莱蒂就透露,2026年除了继续精简岗位,还会在AI核心领域扩招。
说白了就是“换血”:砍掉重复、能被AI替代的岗位,再招一批懂AI、能跟技术配合的新人才。
但这波操作能不能成,还得看后续,新招的人能不能快速上手,留下的老员工能不能跟上AI节奏。
利润再高也要裁员,本质上是亚马逊在赌AI的未来。
但说句实在话,AI不是万能药,砍人容易,想把失去的经验和团队凝聚力找回来,难如登天。
亚马逊的野心不小,但千万别光顾着给AI腾位置,把自己的核心家底给赔进去。
对企业来说,拼的不是谁先裁员,而是谁能把AI和人捏合好。
对咱们打工人来说,也得明白:AI不是敌人,学会跟AI配合、掌握它替代不了的技能,才是真的铁饭碗。
毕竟技术是死的,会用技术的人,才是永远的赢家。
相关文章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点,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引擎。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与丰富的应用场景,如何将AI技术深度融...
2025-11-01 0
 
                            
                            说句实在话,科技圈最近的瓜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亚马逊刚交出一份亮眼到晃眼的成绩单,上半年纯利润飙到350多亿美元,比去年同期还涨了不少。按说该给员工发...
2025-11-01 1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袁立朋 通讯员 余陈军)10月31日,石家庄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非常繁忙,一批杯垫、手套、小桌椅等跨...
2025-11-01 1
 
                            
                            张洪章的人生有许多“第一”。大学任课老师赵芳翻箱倒柜找出十九年前的成绩单,边角蜷起的纸张上记录着,他以98分的最高成绩位列第一;本科友人方增丽悄悄透露...
2025-11-01 1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英伟达CEO黄仁勋周五表示,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了一个“良性循环”,推动了该行业的持续增长。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CEO峰会上,他表示...
2025-11-01 1
 
                            
                            英伟达 DGX Spark VS AMD 的 Strix Halo面向本地大模型开发与日常多场景办公的“一机多用”,更推荐AMD Strix Halo...
2025-11-01 0
 
                            
                            安世中国刚丢出个大消息 —— 欧洲客户的芯片供应终于恢复啦!这次人家直接带了条 “没得商量” 的铁规矩:想拿芯片?行!但所有交易,必须用人民币结算!翻...
2025-11-01 1
 
                            
                            这周,Google 的母公司 Alphabet 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强财报:2025 年 Q3:Alphabet 实现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单季营收 1000...
2025-11-01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