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AI赋能 让无人机成为“无人”机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4日 01:35 0 admin

今年8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片频道(CCTV-9)播出的六集纪录片《创新的征途》中,一台无需人工干预、凭借自主智算能力成功穿越密林的无人机,一经亮相就在低空经济领域引发广泛讨论。这台彻底无人化的无人机产品,正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云圣智能的得意之作。自2017年成立以来,云圣智能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历经四次技术“创新革命”,持续拓宽低空经济的发展新空间。

四次“创新革命”

让产品“脱胎换骨”

在滨海新区,云圣智能的创新历程始于对“无人化”的彻底重构。在公司发展的起始阶段,云圣智能就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工业无人机及其全自动机场”理念并成功量产,彻底摆脱了以往无人机对人工飞手的依赖,实现无人机的自主起降、自动更换电池和吊舱传感器。这次企业级的第一次“创新革命”在真正意义上让无人机成为“无人”机。

在飞速发展的低空经济领域,“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是行业的真实写照。对于云圣智能来说,快速完成“智能化融合”的第二次“创新革命”势在必行。因此,早在人工智能初露锋芒之际,云圣智能便前瞻性布局“机、网、云”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生态,使人工智能与无人机技术紧密结合,构建了端边云协同计算的智慧中枢。这一举措无疑给无人机装上了“大脑”,使无人机具备实时识别、路径动态规划与决策报告生成能力,从早期的“空中相机”蜕变为会思考的智能终端。

云圣智能的第三次“创新革命”是让无人机自主控制自身行为,实现自主作业,获得了复杂环境自适应飞行能力。通过搭载强劲的算力平台与四目鱼眼镜头,无人机依托视觉定位可以实现360度自主避障飞行,即使在强电磁干扰的换流站等极端场景下也能稳定作业。这一举措赋予了无人机“大脑+小脑+眼睛”的协同能力,云圣智能也再一次实现了产品的迭代跃升。

云圣智能的第四次“创新革命”则是迈向集群化与网络化,实现天罗地网式的空域覆盖。这次技术上的进阶,通过多机场网格化部署与多机角色分工(如“空中网格员”“空中护林员”),可实现资源动态调度与多机联动,为城市治理、能源巡检等场景提供规模化服务。

除此之外,云圣智能还深度融合5G、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质生产力技术,形成“工业无人机+全自动机场+四维智慧全息操作系统”的全自主技术闭环。今年5月,公司更是完成D轮融资,加速推进“机器制造机器”战略。通过打造“机器制造机器”的智慧工厂,云圣智能可实现15分钟自动化生产一套“圣”无人机与“宝莲灯”全自动机场,年产能可超1万套,进一步为低空经济规模化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拓宽应用场景

打造低空经济新范式

从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到在重庆举行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再到在北京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及在福建厦门举行的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都能看到云圣智能自主研发系列无人机产品的身影,显示出其在低空科技领域的创新技术和领先实力。不难看出,这家企业在寻求创新突破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宽视野、延伸触角,扩大“朋友圈”,构建产业协同生态。

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在我市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云圣智能作为低空经济链主企业,不仅带动思腾合力等上下游企业落户天津,形成区域产业集群,还积极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前沿探索,并与政府、行业机构共同制定技术标准,助力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通过“产品—场景—经济”的闭环逻辑,云圣智能已将其解决方案应用于电力新能源、应急消防、智慧城市等场景,循序渐进地构建出跨时空、跨领域的低空经济新业态。

云圣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企业将以“低空+人工智能”为核心,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为全球低空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来源:滨城时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