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AI)竞争正从技术单点突破转向生态与治理的全面角逐。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不仅重构着技术演进路径,而且深刻重塑着全球...
2025-11-01 1
编者按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AI)竞争正从技术单点突破转向生态与治理的全面角逐。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不仅重构着技术演进路径,而且深刻重塑着全球产业竞争与创新格局。本期“全球观·中国策”以“AI时代的中国选择”为主题,汇集前沿观点,通过深度对话、产业扫描与案例剖析,深入探讨中国在全球AI发展格局中如何找到一条聚焦可信工业智能的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路径。
核心观点
中国应在全球技术规则和标准制定上积极发声,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科技监管等新兴领域发挥主导作用。这不仅能提升中国在全球的科技影响力,还将确保中国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获得更大自主权。
前沿观点
本报记者 张娜
见习记者 姚俊臣
ChatGPT掀开战幕,DeepSeek紧随其后,全球人工智能(AI)已告别“实验室赛跑”,进入“大国竞速”时刻。一场决定未来产业话语权的争夺战全面打响。
在此关键节点,中国如何突围?是跟随他人制定的规则,还是大胆开辟一条“AI+”的中国特色道路?近日,2007年图灵奖获得者约瑟夫·希发基思受邀来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中国如何抓住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新机遇”为题开讲。他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前沿的产业观察和敏锐的技术分析,阐释了全球范围内AI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指出了中国发展AI的可行路径和历史机遇。
希发基思认为,当前人工智能仍处于“起步阶段”,其真正的未来在于突破语言模型的局限,走向能够理解、预测并与物理世界深度交互的“智能自主系统”。
他主张,中国摒弃发展资源密集型大语言模型的思路,转向发展可规模化、商业化应用的工业AI。中国应当积极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愿景,在全球对于AI的标准以及监管争论中勇敢发声。
被高估的“机器智能”?AI仍处于“婴儿期”
当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以暴风骤雨之势引领新一代数智化浪潮时,坊间有不少声音认为,机器智能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人类智能,通用型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然来临。对此,希发基思明确表示,人工智能当前仍处于“婴儿期”。目前的人工智能还只是一种弱人工智能(weak AI),人类离通用人工智能(AGI)还很遥远。未来,人工智能将朝着自主系统的方向前进,但能否实现取决于我们是否可以开发出AI代理来建立这样的自主系统。
在希发基思看来,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的出现,确实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自然语言处理多年来一直是一个难题,借助符号主义的方法,许多科学家都失败了。但大语言模型采用连接主义方法实现了突破。
然而,这种技术进步被某些政府和科技企业乐观的“AI愿景”过分高估了。今天的人工智能主要充当助理式、助手式角色,在总结文本、辅助编程等特定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在面对需要感知情境、适应环境和解决创造性、复杂性问题时,其局限性就显露无遗。希发基思举例说,“在医疗健康领域,虽然AI医生能够根据数据提供诊疗建议,但无法像人类医生那样承担社会伦理责任——如果人类医生有医疗事故,可以让他(她)坐牢,但对于ChatGPT医生来说,这一规则并不适用。”
希发基思对当前产业界、学术界热衷于讨论的“负责任的AI”提出了鲜明的质疑。“如今,微软和谷歌等大型科技企业都在谈论‘负责任的AI’,但具体是什么含义呢?不得而知。”他尖锐地指出,“如果我们认为AI智能本质是向人类智能看齐,那么理应有可靠的方法证明AI可以满足负责、诚实等属性。但现实是,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甚至还不能完全理解人类行为本身。”
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图灵测试”(the Turing Test),希发基思也有不同见解。“有人说,我的机器是智能的,因为它通过了图灵测试。但是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标准。”他指出,图灵测试高度依赖人类主体的主观判断,而且,人类智能本身也不能通过这种方式简单评估。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曾说,尽管AI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触及人类核心智能时,AI仍然显得力不从心。比如,一个三岁孩子就能掌握的语言规则,对目前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来说都是难以企及的。更何况,语言只是众多人类智能的一部分。希发基思希望用“替代测试”来检验AI的智能程度。他解释道,“一个智能体A和一个智能体B,如果A能够成功地替代B来完成某项任务,那么可以说明它们同样聪明。”但显然,在很多领域,现在的人工智能还达不到这样的技术水平。
AI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安全可靠的自主系统
我们必须从构建“可信的”和“可靠的”人工智能系统这一目标出发,将严谨的工程学方法与人类价值观结合起来,以确保AI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类社会。
谈及人工智能的未来,希发基思认为,自主系统将是AI发展的终极形态。在他看来,自主系统旨在“以一个组织架构更加灵活、自动化的方式替代人类”,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跃升。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可以在自动驾驶、智能电网、智能农场等领域部署关键性代理,通过代理间的协作实现整个系统的目标。”
希发基思指出:“尽管在当下,我们已经存在一些智能系统的基础元素,但至今仍然没有建成真正完整的自主系统。”如今人们更多使用人工智能的辅助功能,但未来,AI有可能以自适应的方式完成监督、预测,甚至决策分析等一系列任务。他强调,“当前的演变才刚刚开始,最终取决于我们能否开发出可靠的AI代理来建立这种自主系统。”
实际上,自主系统的构建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其中的最大阻碍,在于我们并不完全理解AI的运作原理,这导致准确预测和分析AI的行为十分困难。希发基思认为,早期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系统有明确的标准进行风险评估和监管,其可靠性和可预测性较高。但诸如ChatGPT这类非技术系统,虽然能够“流畅自如”地对话,但其属性却无法被准确验证与预测。
尽管距离一个安全、可靠的自主系统出现还有漫长的路程,但希发基思相信,未来的自主系统能够和周围的物理环境实时互动,能够与人类进行有效沟通,将在工业领域发挥重要价值。
中国的AI之路:深耕工业智能,规避模仿陷阱
在复杂的国际竞争格局下,中国如何发展人工智能?希发基思认为,中国拥有独特的优势,也面临现实的挑战。
优势在于中国强大的工业基础、庞大的市场(可提供海量数据),以及国家层面的坚定政治意愿和持续投资。在电信、汽车、能源管理、智慧城市等领域,中国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为发展工业AI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希发基思建议,中国应在全球AI的技术规则与标准制定中积极发声,尤其是在联合国等国际平台提出关于AI治理的“中国愿景”。聚焦垂直领域,将研发力量集中于工业AI等优势场景。例如,在电信业开发网络优化AI,在汽车业深耕智能制造与自动驾驶,在制造业应用AI进行缺陷检测。这些领域的投资能带来直接且显著的收益。
在投资未来技术方面,他建议重点布局数字孪生、智能网络、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这些技术是构建下一代智能系统的基石,能够为城市规划、工业生产等提供强大的虚拟仿真与优化能力。
“中国应该在全球AI治理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只有通过改变大国间的权力平衡,才能推动建立有效的全球监管框架。”在希发基思看来,中国针对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监管实践已经为全球AI治理提供了镜鉴。而未来,在更多领域,在寻求AI治理共识的现实困境中,中国的参与和实践将为全球注入稳定力量,助力AI始终在可控的范畴下与人类社会和谐共生。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丽娟对此文亦有贡献)
约瑟夫·希发基思(Joseph Sifakis),1946年12月出生于希腊,2007年图灵奖得主、法国国家科学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模型检测等研究工作。现任Verimag实验室名誉研究主任。
相关文章
编者按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AI)竞争正从技术单点突破转向生态与治理的全面角逐。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不仅重构着技术演进路径,而且深刻重塑着全球...
2025-11-01 1
10月31日晚,汉寿籍航天员张陆作为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指令长,再度出征太空。当天,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谢春,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振宇等军地...
2025-11-01 0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安恒信息(688023)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协议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专...
2025-11-01 0
【TechWeb】10月30日晚,联想正式推出全新超薄旗舰moto X70 Air,以5.99mm极致厚度与159克轻盈体重刷新行业认知,更在如此纤薄...
2025-11-01 1
10月27日,在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北京市民政局的指导组织下,京东举办第6届孝老爱老购物节暨暖阳行动发布会。在适老消费需求高速增长、适老化改造普惠升级的...
2025-11-01 1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延一云创(银川)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凤梅,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制造;机...
2025-11-01 1
10月28日,扎根于贵阳高新区的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传来喜讯——其位于浙江湖州的数字制造工厂正式投产。作为翰凯斯在国内的首个量产基地,该工厂的落...
2025-11-01 1
查询小红书笔记搜索排名的本质,是通过数据洞察用户需求、优化内容价值、构建竞争壁垒。对于创作者而言,排名是流量获取的「导航仪」;对于品牌方而言,排名是心...
2025-11-01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