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争气了!从被西方封锁到牵头定标,东大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9日 12:07 0 aa

国际电工委员会最近有个大动作,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名字叫《工业网络5G通信技术通用要求》。

这名字听着挺枯燥,像本厚厚的技术手册,但懂行的人都知道,这张纸分量可比金砖还重。

它是咱们中国和德国一起提出来的,还有美国、法国、日本等12个国家的专家一起琢磨出来的,算是把工业5G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给填上了。

标准发布这事儿的背后,既有咱们中国5G从跟跑到领跑的逆袭,也有打破“技术脱钩”谣言的硬实力。

争气了!从被西方封锁到牵头定标,东大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一张标准纸,打了“技术脱钩”的脸

这些年总听西方媒体炒作“技术脱钩”,说什么要在高科技领域跟中国划清界限。

可这张工业5G国际标准的扉页,偏偏给了这种说法一记响亮的耳光。

中国和德国联合发起,12个国家专家一起研制,这里面既有西方发达国家,也有咱们中国,意识形态的差异在技术需求面前,压根就不是事儿。

国际电工委员会可不是随便什么机构,它制定的电工电子标准,在全球制造业里都认,以前这类标准基本都是欧美说了算。

这次咱们能牵头,还能拉着这么多国家一起干,不是靠嘴说,是靠真本事。

工业5G这东西,对制造业太重要了,传统工厂都是有线连接,机器挪个地方都费劲,遇到柔性生产、远程修机器这些活儿,更是束手无策。

争气了!从被西方封锁到牵头定标,东大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5G的高可靠、低时延刚好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没有统一标准,各个厂家的设备就像说不同方言的人,没法好好配合。

如此看来,不是人家愿意跟咱们合作,是没咱们不行。

咱们国家制造业的体量在那摆着,增加值占了全球三成,工业5G改造的需求比欧洲还多不少。

没有咱们参与,制定的标准就没人用,没有实践检验,标准也就是纸上谈兵。

这标准的发布,不光是填了空白,更是给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递上了“中国方案”,让大家看看,合作共赢比搞对立靠谱多了。

从“陪跑者”到“定规则”,中国5G的逆袭路

讲完标准本身,再说说咱们中国5G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争气了!从被西方封锁到牵头定标,东大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怕是最有体会的,就是那些年在国际标准制定会上“陪跑”的日子。

2016年,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市开3GPP会议,重头戏是5G短码标准投票。

当时高通主推的LDPC码势头正猛,西方媒体直接把咱们中国科技企业归为“陪跑者”,意思就是来凑个数,没指望能成。

可投票结果一出来,大伙都傻了眼,咱们的方案以59票对37票赢了,成功写入5G控制信道标准。

这一把,算是打破了欧美在移动通信标准领域的垄断,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通信技术的实力。

但这胜利并没有彻底改变局面,2019年起,个别国家拿“安全”当借口,把咱们的5G企业排除在他们的建设项目之外,还逼着盟友也别用咱们的设备。

争气了!从被西方封锁到牵头定标,东大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那段日子确实挺憋屈,咱们手里握着众多5G标准必要专利,在海外市场却屡屡碰壁,陷入了“标准有份、市场受限”的尴尬。

搞不清那些国家是真担心安全,还是怕咱们抢了他们的饭碗。

但困境也让咱们看清了方向,既然传统5G市场被卡脖子,那就换个赛道工业5G。

这个细分领域当时没统一标准,正是咱们的机会。

咱们拉上了德国,德国是“工业4.0”的发起者,在工业领域有深厚积累,跟咱们合作算是强强联合。

这步棋走得太聪明了,不是硬碰硬突围,而是找空白处发力,既发挥了咱们的5G技术优势,又利用了国内庞大的工业应用市场,慢慢就从“陪跑者”变成了“定规则的人”。

争气了!从被西方封锁到牵头定标,东大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三重突破背后,是“规则输出”的开始

现在再回头看这个工业5G标准,它的意义远不止一个技术规范那么简单,它标志着咱们中国5G实现了技术、产业、话语权的三重突破。

这可不是我夸大,是实实在在的改变。

技术上,以前咱们是“单点突破”,比如2016年拿下短码标准,像是一剑封喉。

现在的工业5G标准,是“体系引领”,从整体上规划工业5G的技术要求,这是从点到面的跨越。

产业上,以前很多标准制定出来就束之高阁,跟产业脱节。

咱们这次不一样,标准制定和应用试点一起推进,在研制标准的时候,就在15个行业搞试点,形成了“实践出标准,标准促产业”的闭环。

争气了!从被西方封锁到牵头定标,东大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标准一发布,就有200多家企业宣布适配,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

话语权上的变化更明显,以前咱们在国际标准制定会上,大多是听别人说,偶尔提提建议。

这次不一样,咱们是发起者,更是核心条款的主导者,标准里很多关键章节,比如网络安全、同步精度,技术建议都来自咱们中方团队。

毫无疑问,这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塑造”的转变。

当然,标准发布只是第一步,后面的路还不好走。

欧盟已经启动了“工业5G行动计划”,想在2027年前搞出替代标准;美国也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砸钱扶持本土企业研发工业5G芯片。

争气了!从被西方封锁到牵头定标,东大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但这对咱们来说,也不是坏事,压力能变成动力。

如此看来,这个工业5G标准给咱们中国高科技产业立了个范本。

从5G到新能源,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咱们正从以前的“技术输出”变成“规则输出”。

这事儿证明,只要咱们技术过硬,产业生态完善,再加上愿意跟世界各国合作,所谓的“技术围堵”早晚得被打破。

看着咱们国家在高科技领域一步步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心里挺自豪的。

这张工业5G国际标准的纸,写满了技术参数,也写满了中国科技的奋斗故事。

争气了!从被西方封锁到牵头定标,东大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未来怎么样,还要靠咱们一步步干,但我相信,咱们只会越来越强,会有更多“中国标准”走向世界,让合作共赢的理念被更多人认可。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