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汽车芯片价格急涨近20%!被荷兰“卡脖子”,安世中国破题有招?

AI科技 2025年11月04日 22:43 2 admin

10月26日,荷兰安世半导体总部单方面停止向中国东莞封装测试工厂供应晶圆。一纸来自欧洲的断供令,让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再度绷紧神经。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1月4日明确表态,荷兰政府“不当干预企业内部事务”,“荷方应承担全部责任”。发言人称,荷方没有展示出建设性态度且升级了全球供应链危机,安世(荷兰)停止向安世(中国)供应晶圆,“造成了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动荡和混乱”。

这场风波始于9月30日,荷兰政府发布行政令,不当干预安世半导体企业内部事务,随后荷企业法庭作出剥夺中国企业股权的错误裁决。紧接着,荷兰安世半导体与中国分公司之间的矛盾公开化,最终以10月26日的晶圆断供告一段落。

汽车芯片价格急涨近20%!被荷兰“卡脖子”,安世中国破题有招?

商业纠纷背后的政治棋局

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场商业纠纷。荷兰安世半导体临时首席执行官Stefan Tilger在10月29日的信函中称,断供是“当地管理层最近未能遵守合同付款条款的直接后果”。

然而,安世中国11月2日在《致客户公告函》中驳斥了这一说法,称荷兰方面的指控“完全是无中生有,恶意抹黑”。

安世中国反而曝出,荷兰安世半导体拖欠东莞工厂货款高达人民币10亿元。

这场商业纠纷的背后,清晰地浮现出政府干预的影子。

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部长令,要求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个主体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进行为期一年的“冻结”,不得进行任何调整。

随后,荷兰当地法院裁决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董事职务,并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董事,同时将闻泰科技方面持有的几乎全部股权交由第三方管理。

安世中国的自救行动

面对危机,安世中国迅速启动自救程序。11月2日,安世中国发布《致客户公告函》,向客户保证生产将继续不间断。

公告函称,安世中国已建立充足的成品与在制品库存,能够稳定、持续地满足广大客户直至年底乃至更长时间的订单需求。

为确保供应的长期性与韧性,安世中国已积极启动多套预案,正在加紧验证新的晶圆产能。公司对在短期内完成验证、并自明年起无缝衔接满足所有客户需求充满信心。

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向客户表示,它已制定多重应急计划,并确保了新的晶圆供应商,以确保持续稳定交付。

本土供应链的机遇与挑战

安世中国能够自信应对断供危机,底气来自于中国本土完善的半导体产业链。

据《南华早报》报道,包括无锡新洁能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中国晶圆厂,都能够向总部位于东莞的安世中国供应晶圆。

同时,同属闻泰科技的上海鼎泰匠芯科技有限公司也可能为安世中国提供晶圆。鼎泰匠芯在上海投资120亿元建设了一家生产12英寸晶圆的工厂。

中国半导体工业协会最近也承诺坚定支持闻泰科技等会员单位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这意味着可能会在全行业范围内动员资源来支持安世中国。

然而,认证新供应商并非易事。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表示,由于严格的安全要求,安世中国可能需要6到12个月的时间,才能使新的晶圆供应商获得车辆使用认证。

林示还指出,大多数中国晶圆厂只生产中低压产品,而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等外国企业可以生产高压产品。因此,即使安世中国未来从欧洲企业获得晶圆供应,其产能也可能已被提前预订。

全球供应链的涟漪效应

安世半导体的风波已在全球汽车产业引发连锁反应。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龙头,特斯拉、宝马、大众等车企的电动汽车相关芯片都依赖其供货。安世半导体约占欧洲功率半导体市场18%,若断供超4周,预计产能损失超2亿颗芯片。

欧洲多家整车厂警告,安世晶圆生产或出口受限,将导致车规级功率芯片短缺,波及整车交付。

欧洲车企正在恐慌性囤货。部分订单暴增三倍,芯片价格短期上涨近20%。这一情景让人不禁想起2021年的芯片短缺危机,当时芯片价格曾飙升十倍。

中国商务部出于对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与安全的考虑,于11月1日宣布将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这一决定受到市场欢迎,11月3日大众、奔驰、沃尔沃和雷诺等欧洲车企的股价均上涨至少3%。

博弈下的出路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希望荷方“从维护中荷、中欧经贸关系大局和产供链稳定与安全的角度出发,以负责任的态度与中方相向而行”。

中美欧三方的博弈仍在继续。有报道称,在中美领导人于韩国峰会期间达成贸易协定后,美国将宣布推动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恢复芯片运输。

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安世中国显然已决心走自主可控的道路。

安世中国在公告中表示:“荷兰安世半导体单方面停止供货的行为,不会改变安世中国对产品品质和履行客户承诺的坚持。”

汽车芯片价格已在短期内上涨近20%,欧洲车企恐慌性囤货导致部分订单暴增三倍,这与荷兰本土晶圆厂库存积压形成鲜明对比。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