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日本年亏300亿停4K,中国如何弯道超车?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27日 12:31 2 aa

日本停播韩国缓慢,为何4K电视只在中国一枝独秀?

9月28号这天,湖南、东方、浙江、江苏、山东五个卫视要一起开4K超高清频道,这对爱看电视的人来说算是个大日子。

可另一边,日本五家民营电视台的4K频道因为每年亏300亿日元,计划2027年就停播了,韩国和中国台湾那边,4K的生态也没建起来。

同样是东亚,为啥中国的4K电视能这么火,成了独一份的存在?

日本年亏300亿停4K,中国如何弯道超车?

政策搭台省台唱戏,4K频道一波接一波

中国的4K能推得这么快,政策的劲儿可没少使,2025年是广电总局定的“超高清发展年”,要求年底前全国4K频道超过20个,地市级以上的广播电视台基本完成高清化。

而且不只是推4K,还顺带解决了电视“套娃收费”、操作复杂这些老问题,等于把提升画质和解决用户痛点绑在一起做了。

这事儿光靠市场自己推进真不行,以前总纠结“先有4K内容还是先有4K设备”,用户没内容不愿买设备,厂家没设备不愿做内容,陷入死循环。

日本年亏300亿停4K,中国如何弯道超车?

现在政策一牵头,从上游的频道建设到下游的用户体验都管到了,这个循环才算打开。

省台这边也跟着节奏走,形成了梯队,3月28号北京卫视先开了省台里第一个4K主频,连台标样式都成了其他省台的参考,到6月28号,广东和深圳卫视跟上,再到9月28号,一下子五个卫视一起上。

而且广电总局有要求,4K频道不能拿1080p的内容凑数,得真有4K片源。

北京卫视就挺聪明,不瞎搞新节目,先把《档案》《养生堂》这些本来就火的节目改成4K版,既保证了内容质量,也让老观众愿意看。

日本年亏300亿停4K,中国如何弯道超车?

内容要够硬、电视要跟上,4K才不只是噱头

频道开起来了,内容能不能留住人、家里的电视支不支持,才是4K能不能站稳的关键。

各个卫视没少在内容上花心思,北京卫视靠老节目升级,东方卫视就主打“新闻”和“纪录片”,早上、黄金档、深夜都安排了纪录片,还把4K信号放到了手机端,用“看东方”APP就能看,不用非得守着电视。

本来我觉得4K也就画质清楚点,没多大差别,后来听朋友小王说才明白,差得还真不少。

日本年亏300亿停4K,中国如何弯道超车?

小王家里视频会员买了一堆,可电视投屏就是看不了最高画质,在电脑上看4K内容还总觉得灰蒙蒙的。

后来才知道,是他的设备不支持HDR,这HDR说简单点,就是让画面亮度更高、颜色更真实,跟人眼看到的世界更像,但普通电视显示不了,就会发灰。

现在大家买电视也不只看尺寸了,以前65英寸以下的电视还卖得不错,2023年开始,75英寸以上的大电视销量涨得特别快,连那种能推着走的“闺蜜机”都火了,苏宁8月销量比去年多了好几倍。

日本年亏300亿停4K,中国如何弯道超车?

上海那边更明显,有的厂家卖的电视里,4K的占比都到95%了。

很显然,不是大家不爱看电视了,是得有好内容、好设备,才能把人拉回客厅。

日韩陷困境,中国靠“自主+生态”站稳脚

对比下日韩,就能看出中国4K的优势在哪儿,日本的4K频道观众太少了,主频道一个月能触达83%的观众,4K频道才3.5%,而且做4K内容比普通内容多花20%到25%的成本,每年亏300亿日元,难怪要停播。

韩国和中国台湾更依赖政府补贴,没了补贴,4K内容就很难做下去,连Netflix这些流媒体都成了他们4K内容的主要资助方。

日本年亏300亿停4K,中国如何弯道超车?

中国这边不只是推频道、卖设备,还抓了标准和生态。

工信部这些部门搞了“百城千屏”项目,在全国一百多个城市的商场、车站这些地方装4K、8K的大屏,春晚、奥运会这些大事,还会通过影院直播4K信号,既给4K内容找了新出口,也帮了电影行业一把。

日本年亏300亿停4K,中国如何弯道超车?

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自己的技术标准,比如编解码用AVS3,HDR用HDRVivid,这些都是咱们自己的标准,还成了行业规范。

以前做超高清可能要看别人的脸色,现在有了自主标准,就不怕被卡脖子。

做技术这事儿,掌握标准才是真的掌握主动权,中国4K能成为“一枝独秀”,不是偶然。

日本年亏300亿停4K,中国如何弯道超车?

政策牵头解决了市场的难题,内容和硬件跟上了用户的需求,自主标准又守住了技术的主动权。

这事儿不只是让大家看电视更清楚,更给未来铺了路,等5G、AI跟4K结合起来,说不定客厅还能变成新的娱乐中心。

而且有了这么大的4K生态,以后咱们的好内容也能更容易传到国外去,这才是真的“弯道超车”的机会。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