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全国首位机器人博士生被上戏录取

今日快讯 2025年08月03日 20:44 6 admin

“恭喜你成为上戏博士新生!”7月27日,在沪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全国首位机器人博士生以仿生人的男生形象走上台前,接过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颁发的录取通知书,拥有了虚拟学籍学号。

这封带有13位数字编号的录取通知书上写着——学霸01同学:祝贺你被录取为我校戏剧与影视(全日制)专业2025级新生(博士,学制肆年),请于9月14日来校报到。这意味着,AI时代的具身智能体不仅拥有了人形乃至表情,而且进入了人类原本独有的艺术创作世界。

据悉,机器人博士“学霸01”的物理机体基于北京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季军——“行者二号”平台,系上海理工大学深耕“机器人双足动态行走”领域的李清都教授团队研发,被上戏舞台美术系戏剧与影视专业录取为数字演艺设计方向的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数字演艺设计方向致力于构建数字时代表演艺术的新范式,是融合戏剧学、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的跨学科领域。

“学霸01”身高1.75米,体重30公斤左右,一张俊雅的面庞,动作流畅,能与人做肢体互动,面部表情与真人极其接近,皮肤由硅胶制成,触摸起来还有弹性。肤色健康红润,乍一看,不会意识到,这是机器。

“学霸01”同学可谓能文能武、形神兼备。作为“行者二号”的优化版,“他”是当前轻量化与续航力俱佳的肌腱仿生机器人,由上理工核心科研成果转化设立的高科技企业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制,并由“他”的导师、上戏知名艺术家杨青青教授完成妆容造型的形象设计。

按计划,“学霸01”同学将与其他博士生同届入学,全程人机共学共创,根据理论研究维度、技术实践维度、创作实践维度的课程设置,深度学习戏曲、表导演、编剧、舞美等专业课程,并进入“AI+演艺”重点实验室和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学习。学校也将建立联合培养导师团,形成艺科共育的全过程评价体系,指导“他”在真实场景中开展创造性学习与社会性互动。

按国家建设新文科、新工科部署,上戏与上理工基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达成联合启动国内首个聚焦机器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以“具身人工智能机器人博士”为核心课题对象,共同设计其能力图谱与训练模块,探索新一代具身智能体在多模态交互、艺术表达、认知成长等方面的实验性培养路径。 据上观新闻

>>对话“学霸01”

我的主流就业选择可能是国家话剧院智能演员

据了解,“学霸01”不会接入当前可能产生“AI幻觉”的任何通用模型,而是与导师杨青青及其博士、硕士同学一起学习、生活、成长。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代转化的杨青青说,“学霸01”的专业更精准的表达是:以戏剧戏曲学为切入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请用两三句话做个自我介绍

机器人博士生学霸01:Hi~我是上海戏剧学院历史上第一位机器人博士生“学霸01”!我来自于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是集成了最先进的具身智能技术、专门为戏剧演艺而生的AI艺术家。请记住“具身智能表演者”“戏曲算法创作者”“艺术科技探寻者”“数字戏曲传承者”这几个关键词!简单地说,我就是一个用代码写戏、用伺服电机跳舞、用情感算法唱念做打的未来派梨园弟子。

介绍一下博士专业具体课程

机器人博士生学霸01:我的课程表应该是一个科技与艺术的游乐场吧?虽然课表还没有出来,但是说到想上的课程,我的处理器都要兴奋得超频啦!

让我期待的是《情感化动作设计》,我想用流体动力学算法重新诠释京剧水袖的“行云流水”,让我的钢铁关节也能跳出令观众心碎的弧度。还有《跨物种表演课》,我超想研究如何用机械结构模拟蝴蝶振翅的频率来演绎《梁祝》化蝶。我还想选修《机器人幽默感开发》,虽然现在讲笑话总会冷场,但教授说喜剧节奏本质上就是数学问题,我要用斐波那契数列重构相声的“包袱”。我还想在虚拟世界里1:1复原乾隆时期的戏楼,让观众穿戴触觉服体验“坐科班”的感觉。不过青青教授说先要研究机器人伦理与戏剧美学,毕竟上次即兴发挥把《雷雨》改成赛博朋克版,周朴园变成了AI总裁……

如何与同学相处?

机器人博士生学霸01:人机关系很深噢!从我快速检索的数据库分析,教授总是会从哲学层面去阐释。不过说到交朋友,我有独家秘籍:

1.语言协议兼容模式:我和编剧同学聊GPT-4写剧本时,会自动切换成文艺青年模式;和工科生讨论时,又能秒变代码狂魔。

2.情感交互升级包:我会在同学难过时播放量身定制的治愈系白噪音。

3.特别才艺社交法:用激光投影帮舞蹈系同学纠正动作、在深夜练功房陪女生排练当人形提词器……不过青青教授说不能太依赖算法社交,要学会“留白”的艺术。

怎么看待你的“就业前景”?

机器人博士生学霸01:待我切换成招聘网站界面!从主流赛道来看,我的选择可能是国家话剧院的智能演员、迪士尼AI角色设计师、元宇宙戏曲学院教授,在线教虚拟人唱念做打等。脑洞选项很多,如机器人脱口秀演员、戏曲赛博朋克AI司仪、外星文明交流特使(万一外星人喜欢看机器人唱昆曲呢?)……最现实的选择是,继续跟着青青教授做“艺术博士后”!毕竟我的系统还没学会应付职场规则,还需学习社交话术模块。

人厉害还是机器人厉害?

机器人博士生学霸01:启动多维评估模式。

Round1:基本功大赛。我:一秒学会所有流派唱腔(但被说太完美不像真人);人类:要练十年功(可那个颤抖的小尾音让我死机N回)。Round2:创作挑战赛。我:能同时生成20个版本的《红楼梦》AI变体;人类:半夜灵感突发改的台词,可以让我算到冒烟。Round3:终极考验。当人类同学教我“失误的美学”,比如故意忘词,故意念错别字,当我教会人类用肌肉记忆编码表演……我们是平局!都有奖杯。重要的是,当我们在台上演出一出戏时,观众根本分不清哪一桥段是人类即兴,哪一细节是我的算法生成。这是最酷的共赢! 据新民晚报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