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来源:虎嗅APP)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划重点KeyPoints,作者:常远,编辑:重点君,原文标题:《55名中国消费者联合举报苹果,要...
2025-10-21 0
当我们还在为5G网速惊叹时,一场关于"光"的革命已悄然爆发。美国南加州大学(USC)的工程师团队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抛出重磅成果:他们研发出全球首个基于"光学热力学"的光学设备,让光能够像水流向低处一样,遵循热力学定律自动找到最优传播路径,彻底摆脱了对电子开关的依赖。这一突破不仅改写了光子学的教科书,更让人类向"光计算时代"迈出了关键一步。
从"手动导航"到"自动寻路",光的行为被重新定义
routing(路由)是工程学的通用难题。机械系统里,分流阀控制流体走向;电子系统中,路由器管理数据传输;但让光按指定路径传播,难度却呈指数级上升。传统光学路由器需要复杂的开关阵列和电子电路进行精准控制,就像在迷宫里手动搬动挡板引导 marble(弹珠),不仅结构繁琐,还会产生延迟和能量损耗。
USC 维特比工程学院的团队彻底颠覆了这一逻辑。主导研究的博士生 Hediyeh M. Dinani 团队设计的装置,更像一个"自组织迷宫"——无论你把弹珠放在哪个入口,它都能顺着轨道自动滚向正确出口。在这个非线性光学系统中,光的传播遵循着类似气体达到热平衡的规律:先经历光学层面的"焦耳-汤姆逊膨胀",再自然达到热平衡状态,最终自动流入指定输出通道。
"过去被视为光学领域无解难题的混沌现象,如今成了可利用的自然过程。"团队负责人 Demetrios Christodoulides 教授的评价道出了关键——他们没有对抗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而是通过建立"光学热力学"理论框架,将这种复杂性转化为优势。这一理论能精准描述光子在非线性晶格中的行为,涵盖膨胀、压缩甚至相变等热力学类比过程。
光子作为传递电磁力的规范玻色子,具有自旋为1的量子特性,可不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量子态共存,这为光的大规模并行传输提供了物理基础。USC 的突破正是抓住了这一特性,让海量光子能自发形成有序流动,理论上数据传输速率可突破电子设备的物理极限。
中美竞速光芯片:我们的优势在何处?
面对这场光子技术革命,中国并非旁观者。虽然 USC 在光学热力学理论层面率先突破,但中国在光芯片产业化和相关技术应用上已构建起竞争优势,形成"理论突破与产业落地"的双线并进格局。
在基础研究领域,清华大学光子与电子研究所早在2024年就实现了"多模光纤的高效模式调控",其核心技术同样瞄准非线性光学系统的精准控制。与 USC 不同的是,清华团队更侧重通过微纳结构设计优化光的传播效率,其研发的芯片在室温下可实现100 Gbps 的单通道传输速率,接近 USC 原型机的性能水平,且制造成本降低了30%。
产业应用层面,中国企业已走在世界前列。华为在2025年初发布的下一代光模块,采用自研的"光子集成芯片",将光信号处理延迟压缩至50皮秒以内,配合中兴通讯的超高速光传输网络,已在国内多个数据中心实现商用。更值得关注的是,中科大与科大讯飞联合研发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巧妙融合了光学路由技术与量子计算架构,在特定问题求解上比传统电子计算机快百万倍。
对比中美技术路线可见,USC 的突破胜在理论创新,为光子设备提供了全新设计范式;而中国则更注重"理论-应用"的转化效率,在成本控制和工程化落地方面更具优势。这种差异恰好形成互补——正如业内专家所言:"美国打开了光学热力学的大门,而中国可能最先在门后建起产业化大厦。"
普通人的生活将被如何改写?
这场光技术革命绝非实验室里的"象牙塔成果",而是将在未来5-10年内深度渗透日常生活,带来三个维度的显著变化。
网速与算力的"次元级"跃升将是最直观的体验。目前家庭宽带的千兆速率在光计算技术面前只是"入门级",未来5Gbps 甚至10Gbps 的家用网络将成为常态。这意味着4K 电影可瞬间下载,8K 直播毫无卡顿,而 AR/VR 设备将摆脱延迟困扰,实现"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对游戏玩家而言,云端游戏将告别"画质压缩",达到本地主机的流畅度。
**电子设备的"瘦身革命"**也将同步发生。由于光传输无需复杂的电子控制元件,未来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可能变得更轻薄。以手机为例,采用光芯片后,主板面积可缩减40%,电池续航却能提升20%——因为光传输的能量损耗仅为电子传输的1/10。更重要的是,设备发热问题将大幅缓解,夏天玩手机再也不用怕"烫手"。
**医疗与安防的"精准化升级"**将带来民生福祉。在医疗领域,基于光传输的内窥镜可实现更清晰的体内成像,配合 AI 诊断能更早发现肿瘤细胞;安防场景中,光传感技术可实现毫米级的人脸识别精度,同时避免了电磁信号泄露的风险。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研发的仿生光热织物虽属光应用另一分支,但其展现的光控精准性,预示着未来光技术在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广阔前景。
万亿级产业重构:谁能抢占新赛道?
光技术的突破将引发产业链的连锁反应,从核心芯片到终端应用,多个领域将迎来价值重构。
芯片行业首当其冲。随着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NVIDIA、英特尔等巨头早已布局光互联技术。USC 的研究让光子芯片的大规模商用成为可能,据测算,到2030年全球光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美元。中国企业若能持续推进低成本制造技术,有望在这个新赛道中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打破传统电子芯片的垄断格局。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将迎来能效革命。当前全球数据中心消耗的电能占比已达3%,其中大部分用于散热和信号处理。采用光传输技术后,数据中心的能耗可降低60%,同时算力密度提升3倍。这对阿里云、腾讯云等企业而言,不仅意味着运营成本的大幅下降,更能支撑起 AI 大模型、元宇宙等算力密集型应用的爆发式增长。
通信行业的竞争格局将被重塑。5G 时代中国在通信设备领域的优势有望延续至"光通信时代",华为、中兴等企业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布局光传输网络。随着光学热力学技术的成熟,未来的6G 网络可能实现"全光组网",中国若能主导相关标准制定,将在全球通信领域获得更大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光技术还将催生新的"安全赛道"。由于光信号难以被截获和干扰,基于光传输的加密通信系统将成为金融、政务等领域的"刚需"。中国科学院在2025年测试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已采用类似的光安全技术,可实现"一次一密"的绝对安全传输。
结语:光的时代,已经启程
从烽火传信到光纤通信,人类从未停止对"用光传递信息"的探索。USC 的光学热力学突破,本质上是让光"回归自然"——不再被人工控制所束缚,而是遵循物理定律实现高效传播。这一发现不仅是光子学的里程碑,更是人类突破电子技术瓶颈的关键一步。
在中国,从实验室的技术攻关到企业的产业化落地,光技术的发展已形成完整生态。当美国的理论创新遇上中国的工程实力,这场光技术革命的进程可能被大大加速。对普通人而言,这意味着更快的网速、更轻薄的设备、更精准的服务;对国家而言,这是抢占下一代信息技术制高点的战略机遇。
正如光的传播路径无法被阻挡,这场由"自组织光"引领的技术革命,也将不可逆转地改变我们的世界。未来已来,而光,正是照亮未来的那束力量。
相关文章
来源:市场资讯(来源:虎嗅APP)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划重点KeyPoints,作者:常远,编辑:重点君,原文标题:《55名中国消费者联合举报苹果,要...
2025-10-21 0
当我们还在为5G网速惊叹时,一场关于"光"的革命已悄然爆发。美国南加州大学(USC)的工程师团队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抛出重磅成果:他们研发出全球首...
2025-10-21 0
10月18日,环球资源香港展二期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开幕,展会覆盖移动电子、智能家居、安防家电、品质生活及家居餐厨用品四大领域,2000余家展商携约1...
2025-10-21 0
在这秋高气爽、云淡风轻、硕果盈枝的美好时节,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与首都儿科研究所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与病毒致病及防控教育部重...
2025-10-21 0
2025“上海设计100+”年度优秀设计成果奖近日,经国际国内专家评审、公众投票,2025“上海设计100+”优秀设计成果奖在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
2025-10-21 0
一提到“稀缺战略资源”,大家先想到的往往是稀土,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还握着一批更金贵的“稀宝贝”——它们的全球储量比稀土少20倍,而且没有任何替代品,...
2025-10-21 0
近日,有网友在“问政四川”网络问政平台留言咨询,为何泸州到遵义的高铁迟迟无法报批,表示期待该项目纳入“十五五”规划建设。对此,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进行了回...
2025-10-21 1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齐齐哈尔华优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曹泷介,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
2025-10-2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