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09日 07:33 0 admin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最近,黄仁勋说“中国芯片仅落后美国几纳秒”冲上热搜,引发了全网热议。

之前不少声音还在唱衰,认为“中国造不出AI芯片”“中国芯片落后美国两三年”,可现在连全球AI芯片巨头英伟达的创始人兼CEO黄仁勋都站出来澄清,还抛出“几纳秒差距”的说法。

黄仁勋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01.

最近两年美国对中国芯片的“打压”,想必大家都看在眼里,说白了这也是美国对中国的恐慌,生怕中国在AI和芯片领域追上。

为了阻止中国芯片的发展,美国不断强化半导体设备的出口限制,比如能生产先进芯片的光刻机、刻蚀机这些核心设备,基本不让中国企业买到。

更狠的是,还把不少在华生产芯片的半导体企业移出“许可清单”,意思就是“连普通的设备和技术,也别想从美西方手里拿”。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而且,美国为了保住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直接限制了先进制程算力芯片对中国的出口。

最典型的就是英伟达的H20芯片,这款专门给中国市场设计的“阉割版”芯片,性能比英伟达的主流产品H100差一大截,更别说和最新的H200比了。

简单理解,就是“好芯片不给你,给你的都是被削弱过的,让你没法用顶尖算力搞AI研发”。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美国本来以为,这么一卡,中国芯片产业就会停滞不前,可中国不仅没停下,反而越追越紧,这才有了后来黄仁勋的公开表态。

9月底,黄仁勋在一档科技播客节目里,专门针对中国芯片的话题说了一番话,直接澄清了市面上流传的各种谣言。

其实不用他说,咱们普通人也能感受到,华为早就推出了昇腾系列AI芯片,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企业也在AI芯片领域发力,现在国内不少AI大模型、数据中心,用的就是国产AI芯片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要是真造不出来,这些技术和产品从哪儿来?

更何况,中国是“世界工厂”,制造业体系完整,从普通的电子元件到复杂的工业设备,都能造。

芯片制造虽然难,但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企业,已经能生产从成熟制程到等效7纳米制程的芯片,怎么能说“没有制造能力”?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黄仁勋说的“几纳秒”到底是什么?

要搞懂“几纳秒”的含义,得先知道一个芯片性能的核心指标:晶体管开关速度。

芯片的核心是晶体管,晶体管就像一个个“小开关”,靠“开”和“关”来处理数据。

开关速度越快,芯片处理数据的效率就越高,性能也就越强。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而“几纳秒”,说的就是晶体管开关一次的“延迟时间”——专业上叫“栅极延迟”。

咱们可以看一组具体数据:美国企业用的台积电3纳米工艺,晶体管栅极延迟约为0.3纳秒;中国中芯国际的N+1工艺(也就是大家说的“等效7纳米”工艺),晶体管栅极延迟约为0.5纳秒。

这么算下来,两者确实只差0.2纳秒,也就是“几纳秒”的范围。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可千万别觉得“0.2纳秒差距不大”——在芯片领域,这0.2纳秒的延迟,意味着2-3代的制程代差。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制程工艺每提升一代(比如从7纳米到5纳米,再到3纳米),晶体管的栅极延迟就会降低,性能会提升20%-30%,能耗也会下降。

从7纳米到3纳米,中间隔了5纳米、4纳米两代工艺,所以栅极延迟从0.5纳秒降到0.3纳秒,看似只有0.2纳秒的差距,实际是两代制程的“代际鸿沟”。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这种代差反映在实际算力上,差距就更明显了。

所以黄仁勋说的“几纳秒差距”,不是说中国芯片整体落后美国“几纳秒”,而是指“晶体管开关速度”这一个指标的差距。

他这么说,一方面是客观承认中国芯片的进步(毕竟能缩小到“几纳秒”的指标差距,已经很不容易),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巧妙的表述”——既没夸大中国的差距,也没否认美国的领先。

黄仁勋为啥急着说这些?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02.

黄仁勋作为英伟达的CEO,他的每一句话都离不开企业的利益。

之所以公开为中国芯片“正名”,甚至呼吁美国政府放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核心原因就一个:中国市场对英伟达太重要了,丢不起。

毕竟中国是全球AI领域的“第二大玩家”,AI市场规模大得惊人。

这么大的中国市场,要是英伟达因为美国的限制进不来,或者只能卖“阉割版”芯片,损失的可不是小数目。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更重要的是,中国芯片的“追赶速度”让英伟达慌了。

美国政府的限制,本来是想让英伟达用技术和市场优势“压制”中国企业——比如用高性能芯片抢占市场,让国产芯片没机会发展。

可结果呢?因为限制太严,英伟达没法把先进芯片卖给中国,反而给了国产芯片“成长空间”。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华为、寒武纪等企业趁机发力,国产AI芯片的性能越来越强,价格还比英伟达低很多(比如华为昇腾芯片的价格,差不多是英伟达同级别产品的40%)。

现在国内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避免“卡脖子”,开始改用国产芯片。

要是这种趋势持续下去,等国产芯片技术再成熟一些,英伟达就算以后能进中国市场,也未必能抢回份额,这相当于美国的限制,间接帮中国培养了“竞争对手”。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为了保住中国市场,英伟达其实早就行动了——之前专门为中国设计的H20芯片,就是“阉割版”的妥协方案,哪怕性能差很多,也坚持推进。

后来H20一度被禁售,黄仁勋又在找新的办法,想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这次的“几纳秒”言论,本质上也是对美国政策制定者的“游说”:别再限制了,再限制下去,英伟达要丢市场,美国企业的利益也会受损。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03.

黄仁勋急,美国政府也不好过——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现在面临着“两难选择”。

特朗普政府之前搞芯片制裁,核心目的有两个:一是遏制中国科技发展,二是把“芯片制裁”当成和中国谈判的“筹码”。

可现在,中国芯片一直在突破,中芯国际能做等效7纳米,华为能做AI芯片,国内数据中心的算力也在快速增长。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要是再继续制裁,说不定过几年,中国就彻底摆脱对美国芯片的依赖,到时候这个“筹码”就没用了。

可要是“取消制裁”,特朗普又怕“适得其反”。

毕竟英伟达等美国企业就算进入中国市场,也未必能彻底压制国产芯片——现在国产芯片已经有了基础,价格还更有优势,要是能借助美国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反而可能加速成长。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到时候不仅没遏制住中国芯片,还帮了中国一把,这是特朗普政府不愿看到的。

所以现在特朗普陷入了“左右为难”:继续制裁,怕筹码失效;放宽制裁,怕加速中国芯片崛起。

怎么选都觉得“亏”,可不管怎么选,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趋势”已经挡不住了——因为我们早就找到了自己的“破局之路”。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面对美国的制裁和技术差距,中国没有“硬拼”,而是走出了一条“中国式创新”的路,用自己的优势弥补差距。

这场芯片竞争,从来不是“短跑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

我们不用纠结“几纳秒的差距”,更不用焦虑“什么时候能超越”。

谁说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曝中美芯片真实差距:仅“几纳秒”

因为中国芯片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从“造得出”到“造得好”,从“替代进口”到“形成优势”。

只要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卡脖子的日子终会过去,中国芯片的路会越走越宽。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