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2日讯 10月22日,2025国际蓄电池技术发展研讨会在淄博举行,国内外电池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技术创新与产...
2025-10-22 0
信息来源: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10/553604.shtm
中国主导建设的子午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先进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系统之一,这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在从中国本土向全球扩展,标志着中国在空间天气预报领域从跟随者转变为领导者。2025年6月,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正式启动,这个由282台先进设备构成的"井"字形监测网络将为全球空间天气预报提供前所未有的精确数据支撑。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子午工程二期总工程师徐寄遥的带领下,这个覆盖从太阳到地球各个空间层次的综合监测系统已经实现了对空间天气事件预报精度的显著提升。该工程采用的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包括全球规模最大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和探测能力最强的三站式相控阵非相干散射雷达,这些设备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监测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
子午工程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天气监测生态系统。通过31个台站、90余个站点的协调运作,这个系统能够实现对日地空间全链条的连续监测,为航天器安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等关键应用提供可靠的空间天气预警服务。
技术创新驱动的跨越式发展
子午工程二期相比一期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仅在设备数量上从几十台增加到282台,更重要的是在技术水平上达到了国际前沿。徐寄遥介绍,工程按照"一链三网四聚焦"的总体架构进行布局,形成了从太阳源头到地球空间各圈层的完整探测链条。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技术成就是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这个由313部天线组成的巨型设备能够以极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观测太阳活动。该设备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在太阳射电天文学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为理解太阳爆发机制和预报空间天气事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海南建设的三站式相控阵非相干散射雷达系统同样具有重大意义。这套设备能够探测上千公里高度范围内电离层的精细结构变化,其探测能力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通过这些高精度测量,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电离层扰动的产生机制和传播规律,为电离层天气预报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技术挑战远超预期。由于一期和二期工程间隔11年,新旧设备在接口标准、数据格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徐寄遥团队采用"三步走"策略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首先升级老设备的软硬件系统,然后统一数据输出标准,最后重新整理历史数据,形成了完整统一的空间环境数据库。
全球化布局的战略意义
子午工程的全球化扩展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战略意义。空间天气事件具有全球性特征,单一国家或地区的监测网络难以全面掌握空间天气的演化规律。通过推动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中国正在构建一个覆盖全球的空间环境监测网络,这将显著提升全球空间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目前的监测网络主要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在全球范围内还存在监测盲区。国际子午圈计划将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在全球关键区域建设监测站点,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监测网络。这种布局不仅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空间环境数据,还能够验证和完善空间天气的物理模型。
空间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强烈的空间天气事件可能导致卫星故障、通信中断、导航系统失效,甚至影响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行。随着人类对空间技术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准确的空间天气预报变得越来越重要。子午工程提供的高精度监测数据将显著提升空间天气预报的可靠性。
工程的全球化发展还体现了中国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分享先进技术和监测数据,中国正在为全球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天气服务贡献力量。这种开放合作的态度不仅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
子午工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优秀的人才队伍建设。这支由16个单位近800名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平均年龄仅36岁,体现了中国空间科学领域的人才优势。徐寄遥特别强调了年轻科学家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许多关键设备的主任设计师都是40岁左右的年轻科学家。
团队建设的成功经验包括让年轻人承担重要责任、允许创新试错、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阵列式大口径激光雷达等重要设备都是由年轻科学家主导研制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空间科学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子午工程团队正在积极培养"空间科学+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空间监测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人工智能算法进行高效处理和分析,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通过与其他单位的联合培养,团队正在建设这一关键领域的人才储备。
工程的人才培养经验对其他大科学装置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徐寄遥认为,大科学工程是培养领军人才的最佳"练兵场",能够同时锻炼年轻人的科学研究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这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的模式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展望未来,子午工程将朝着星地联合的方向发展,通过"天上卫星+地面网络"的联合监测体系实现更加精准的空间天气预报。这一发展方向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空间天气监测和预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为人类和平利用空间、保障空间活动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2日讯 10月22日,2025国际蓄电池技术发展研讨会在淄博举行,国内外电池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技术创新与产...
2025-10-22 0
信息来源: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10/553604.shtm中国主导建设的子午工程已经发展...
2025-10-22 0
即时零售“三国杀”的战火,烧到了双11。 近日,淘宝闪购双11大促首日爆单的信息成为热点。据相关媒体报道,淘宝闪购多个品类同比增长2倍以上,超市便利店...
2025-10-22 1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
2025-10-22 13
真人天天麻将开挂辅助器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快速成为一个“必胜”的ai辅助神器,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加微下载使用。 手机打牌可以一键让你轻松成为“...
2025-10-22 14
AI+时代的创新与向上。运营商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建设者和赋能者,不仅为人工智能发展筑牢网络基础,还推动了AI商业化落地。省级运营商公司是运营...
2025-10-22 0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0-22 17
极目新闻记者 余皓通讯员 余莎这届广交会,数码打印区有点热闹。在武汉亿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人群挤得里三层外三层。有举着手机一直拍的,有拿着样品...
2025-10-22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