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 年 10 月 6 日,河南郑州的一个普通职工家庭里,刘洋的出生给小家里添了不少欢喜。父母都是工厂里的工人,日子过得不算富裕,每月工资要精打细...
2025-10-24 1
1978 年 10 月 6 日,河南郑州的一个普通职工家庭里,刘洋的出生给小家里添了不少欢喜。父母都是工厂里的工人,日子过得不算富裕,每月工资要精打细算才能覆盖家用,但他们对刘洋的教育和身体却从不含糊 —— 每天清晨,家里的闹钟总会准时响起,母亲会提前做好温热的早饭,看着刘洋吃完才让她出门;父亲则格外重视她的视力,规定 “每天看电视不超过半小时”,还会陪她在院子里打羽毛球,锻炼体能。
上学后的刘洋,没让父母操过心。从小学到高中,她的成绩始终稳稳排在年级前列,数学、语文、英语各科均衡发展,作业本上的字迹永远工整,老师们常说:“这姑娘不仅聪明,还特别踏实,是块好苗子。”1997 年高考前夕,空军到河南选拔首批女飞行员,班主任看着身高达标、体能优异、成绩突出的刘洋,直接推荐她报名:“你去试试,说不定能走出不一样的路。”
那年夏天,刘洋以超重点线 31 分的成绩,顺利通过体检、面试,拿到了长春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 她成了河南首批空军女飞行员,带着家人的期待,踏上了前往东北的火车。临行前,母亲往她行李箱里塞了好几双棉袜,反复叮嘱:“东北冬天冷,别冻着脚;训练苦就跟家里说,别硬扛。” 刘洋笑着点头,心里却暗下决心:一定要在飞行这条路上走下去。
二、从战斗机飞行员到航天员:千锤百炼的 “硬核” 成长
长春飞行学院的日子,比刘洋想象中更辛苦。新兵训练阶段,体能课从早排到晚:每天清晨五点半,她就得跟着队伍绕操场跑 5 公里,汗水常常浸湿作训服;飞行模拟课上,她要盯着仪表盘上跳动的数字,反复练习起降操作,眼睛累得发酸也不敢眨眼;理论课上,航空动力学、气象学等专业知识晦涩难懂,她就把重点抄在小本子上,睡前在宿舍楼道里借着灯光背诵。
2001 年 6 月,刘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广州军区空军某师,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第一次驾驶战斗机冲上蓝天时,她看着机舱外的云海,心里满是激动:“原来从天上看世界,是这样辽阔。” 此后的几年里,她负责空中巡逻任务,累计完成上千小时的安全飞行,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冷静的应变能力,很快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成了部队里的骨干。
2009 年,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启动的消息传来,刘洋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报了名。选拔过程严苛得超出想象:200 多项体检项目,从视力、听力到心肺功能,每一项都要求极致;面试时,专家会针对飞行技术、应急处理等问题反复提问,考验她的逻辑思维和心理素质。2010 年 5 月,32 岁的刘洋收到通知 —— 她正式加入航天员大队,开启了全新的挑战。
航天员训练的强度,是战斗机飞行员时期的数倍。离心机训练时,8G 的过载力压得她胸口发闷,眼前阵阵发黑,她却要咬牙保持清醒,准确回答教练的问题;水下失重训练中,她穿着厚重的航天服在泳池里泡上四五个小时,模拟太空出舱操作,结束后手臂酸痛得抬不起来;理论学习阶段,她要掌握航天器设计、空间物理等数十门课程,笔记本记满了厚厚的十几本。“那时候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累了就趴在桌子上歇一会儿,醒来继续学。” 后来回忆起这段日子,刘洋这样说。
三、婚姻与梦想的平衡:八年未生子的 “默契选择”
2004 年,刘洋在武汉认识了张华 —— 当时张华是空军地勤人员,负责维护战斗机设备。两人因为工作结缘:刘洋驾驶的战机,常常由张华团队负责检修;每次飞行前,张华都会仔细检查仪表盘,笑着对她说:“放心飞,设备没问题。” 工作上的默契,慢慢变成了生活里的好感,没过多久,两人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同年,刘洋和张华结婚。婚后,他们驻扎在同一个基地,生活简单却温馨:轮到两人同时休息时,他们会一起去基地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张华做饭,刘洋洗碗;晚饭后,他们会沿着操场散步,聊工作里的趣事,也谈未来的规划。那时候的刘洋,事业心正盛,她知道航天员选拔对身体条件要求极高,一旦怀孕生子,可能会影响体能恢复,进而错过机会。
“要不,咱们先把生孩子的事放一放?我想试试航天员选拔。” 一天晚饭后,刘洋犹豫着跟张华说。张华没有丝毫犹豫,握着她的手说:“我支持你,你的梦想比什么都重要。孩子的事,等你准备好了再说。” 就这样,两人达成了默契,把生育计划暂时搁置,这一放,就是八年。
这八年里,刘洋从战斗机飞行员向航天员冲刺,张华则默默做好她的 “后盾”:她训练晚了,张华会把热好的饭菜放在保温盒里;她因为训练压力大失眠,张华会陪她在宿舍楼道里聊天,帮她缓解焦虑;逢年过节,父母催着要孩子,张华也会主动替她解释:“刘洋工作忙,等她稳定了再说。” 这份理解与支持,成了刘洋坚持下去的重要力量。
四、神舟九号的高光与 “销声匿迹”:低调背后的坚守
2012 年 3 月,刘洋接到通知 —— 她入选神舟九号乘组,将与景海鹏、刘旺一起执行载人航天任务。这个消息让她既激动又紧张,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她投入到更密集的针对性训练中,反复模拟空间交会对接操作,熟悉航天器上的每一个按钮。
6 月 16 日 18 点 37 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 “点火” 指令的下达,神舟九号运载火箭拖着橘红色的火焰冲上夜空。刘洋坐在返回舱里,感受着强烈的推背感,心里却异常平静 —— 她知道,无数人在地面注视着她,她要完成好这次任务,不辜负所有人的期待。
在轨 13 天里,刘洋和队友们顺利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还开展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她会在工作间隙看着舷窗外的地球,拍下蓝色的星球照片,也会在日记里写下:“太空很安静,却让我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6 月 29 日,神舟九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刘洋出舱时,脸上带着标志性的微笑,向迎接的人群挥手 —— 她成了中国首位女航天员,也是全球第七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国家的女航天员。
任务结束后,刘洋却慢慢从公众视野里 “消失” 了。有人猜测她退役了,有人说她转行做了行政工作,其实不然 —— 航天员的训练从不会停止,她需要尽快恢复身体状态,适应地球重力,然后投入到下一轮的备战中。那段时间,她每天往返于航天员公寓和训练中心:离心机、模拟舱训练依旧是日常,只是媒体采访少了许多;她也乐得这份低调,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
2013 年,35 岁的刘洋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重要时刻 —— 她生下了一个女儿。产后恢复期间,她没有放松学习,抱着孩子时还会翻看航天专业书籍;2015 年,儿子出生,家庭圆满了,她却依旧没有停下脚步:2014 年,她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边工作边上课,2017 年顺利毕业;之后又继续攻读法学博士,2020 年进入博士论文写作阶段;2016 年 8 月,她当选全国妇联兼职副主席,参与妇女事业相关工作,却始终保持低调,从不主动提及家庭琐事,访谈中也只谈航天话题,避开娱乐圈的热闹。
五、47 岁的刘洋:再逐航天梦,平衡事业与家庭
2022 年,46 岁的刘洋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 她入选神舟十四号乘组,与陈冬、蔡旭哲一起执行在轨六个月的航天任务。6 月 5 日 10 点 44 分,神舟十四号发射升空,这一次,刘洋的心态更加从容:她不仅要完成空间站设备安装、空间应用实验等任务,还要参与出舱活动。
9 月 1 日,刘洋穿着舱外航天服,从问天实验舱出舱,在太空里完成设备维护、线缆连接等操作。失重环境下,她的动作依旧精准,拧螺丝、焊接口时手稳脚准,顺利完成了所有任务。在轨六个月里,她和队友们一起,为中国空间站建造作出了重要贡献。12 月 4 日,神舟十四号返回舱着陆,刘洋出舱时笑着说:“太空的风景很美,但回家的感觉更好。”
如今,2025 年,47 岁的刘洋依旧活跃在航天领域:她的军衔是空军大校,也是航天员大队的特级航天员,同时担任第十二、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3 月 17 日,作为军队代表,她出席全国人大会议,围绕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提出建议,详细阐述登月服改进、月球车设计等专业问题;2 月 24 日,她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视频会议上发言,分享中国女航天员的成长经历,介绍中国妇女事业的发展成果,引发全球关注;4 月,她参与神舟二十号任务相关筹备工作,虽然没有再次上天,却以技术指导的身份,为年轻航天员提供帮助。
家庭方面,刘洋的女儿已经上小学,儿子在读幼儿园,张华依旧扮演着 “后盾” 的角色:他减少了工作强度,把更多时间放在照顾孩子上,会送孩子上学、陪孩子做手工,还在自家阳台种了蔬菜,等刘洋周末回家一起做饭;夫妻俩偶尔会带着孩子去周边旅行,却从不在社交平台分享,只把这份温馨藏在私人生活里。
春日的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的操场上,偶尔能看到刘洋的身影 —— 她会在训练间隙绕着操场散步,思考着接下来的工作;阳光洒在她身上,依旧是那个带着微笑、眼神坚定的航天女英雄,只是多了几分岁月沉淀的从容。对刘洋来说,航天梦从未结束,家庭与事业的平衡也在继续,她用自己的经历,诠释着 “坚持” 与 “责任” 的真正含义。
相关文章
1978 年 10 月 6 日,河南郑州的一个普通职工家庭里,刘洋的出生给小家里添了不少欢喜。父母都是工厂里的工人,日子过得不算富裕,每月工资要精打细...
2025-10-24 1
在1999年的深圳,一家如今举足轻重的企业也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当时的华为还蜷缩在南油工业区那栋不起眼的五层小楼里,任正非刚刚经历了一场心脏手术,公...
2025-10-24 0
家人们快来看热闹!京东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搞出的第一台 “国民好车”,居然被人用 7819 万给拍走了!要知道这钱能买好几台劳斯莱斯幻影了,到底是哪位神...
2025-10-24 0
证券之星消息,扬杰科技(300373 10月23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提问:请问公司8英寸芯片投产了吗扬杰科技回复:您好,关...
2025-10-24 0
今天上午,全球首个AI玩家科技消费盛会——2025西岸国际科技消费嘉年华(WTCC)拉开帷幕。这是一场属于科技玩家们的科技消费“双11”,汇聚了逾30...
2025-10-24 0
一场关于色彩与童真的梦已然抵达潍坊《洋宝星梦》刘子洋原创IP艺术展·潍坊站2025年10月25日-2026年1月4日潍坊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技术服务中心一...
2025-10-24 0
本报讯 (记者矫月)近日,AI应用公司LiblibAI宣布完成1.3亿美元B轮融资,由红杉中国、CMC资本及一战略投资方联合领投,老股东顺为资本、源码...
2025-10-24 0
证券日报网讯 锐捷网络10月23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超节点技术上需满足柜内高带宽互联需求,目前基于400G、800G的交换芯片(以...
2025-10-2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