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赚麻了!油田和煤田下居然有铀!中国终于摘掉了“贫铀”的帽子

排行榜 2025年10月26日 08:03 0 aa

在煤炭的老窝子、石油的腹地里,居然还藏着一张中国能源安全的王牌。

2025 年,中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和新疆塔里木盆地连续探明特大型铀矿,一举改写了自己在全球铀资源版图中的位置。

赚麻了!油田和煤田下居然有铀!中国终于摘掉了“贫铀”的帽子

过去半个多世纪被贴在我国身上的 “贫铀国” 标签,正被油田、煤田下涌出的铀资源彻底撕碎。

思路转弯,从 “花岗岩” 跳进 “沉积盆地”

过去几十年,谁找铀都盯着花岗岩,这套西方主流找矿思路也让中国早期勘探基本集中在南方山区。湖南、江西、福建这些老矿区,虽然支撑了中国初期的核工业发展,但规模小、分布散、品位低,远远养不起庞大的核电扩张计划。

赚麻了!油田和煤田下居然有铀!中国终于摘掉了“贫铀”的帽子

真正的突破来自对地质认识的更新,中国地质工作者开始重新评估自家国土结构。结果发现,中国地质结构最大的资产,恰恰是西部和北方广袤的沉积盆地,这些地方原本是油气煤炭的主战场,如今却成了铀矿的新蓝海。

鄂尔多斯煤田下面探出的铀矿,让 “煤铀共生” 这个说法变成了现实,该区域探明储量超 10 万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深地铀矿更是刷新了全球砂岩型铀矿深度纪录,探明一座万吨级砂岩型铀矿,矿化层厚达 8 米。

赚麻了!油田和煤田下居然有铀!中国终于摘掉了“贫铀”的帽子

背后的理论支撑是近年来提出的 “渗出 - 渗入复成因区域预测模型”,这个模型打破了传统地质禁区的思维定式,把流体在地下的迁移路径作为找矿主线,让沉积物中的铀迁移和富集过程变得有迹可循。

技术发力,精准找矿和绿色开采双管齐下

理论更新是一方面,能不能把矿挖出来,还得看技术,像塔克拉玛干沙漠这种地形复杂、环境极端的区域,传统手段基本派不上用场。

这几年,中国搭建起一套 “天 - 空 - 地 - 深” 一体化三维探测体系,简单点说,就是从卫星遥感到无人机扫描,从地面雷达到深钻设备,全流程数据联动。找矿这件事,从 “盲人摸象” 变成了 “精准导航”。

赚麻了!油田和煤田下居然有铀!中国终于摘掉了“贫铀”的帽子

塔里木盆地的探矿工程,就是这项技术的集大成者,在极端昼夜温差、频繁沙尘暴、严重缺水的条件下,钻探团队完成了超深取样任务,靠的是高性能钻头、新型数据模型和高效施工系统的配合。

2025 年 7 月 12 日,中核集团在内蒙古上线的 “国铀一号” 工程成功生产下线 “第一桶铀”,该项目采用 “CO₂+O₂浸出法” 工艺。

这种方法不需要大规模开挖,只需在地下注入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溶液,将铀元素溶解后抽出,采铀溶浸液采取封闭循环模式,实现 “三废零排放、生态无破坏”。相比传统手段,这种方式对生态扰动小、能耗低、成本可控,开采成本降低 30%,年消耗 CO₂达 3 万吨。

赚麻了!油田和煤田下居然有铀!中国终于摘掉了“贫铀”的帽子

项目还实现了智能化远程控制。过去一个铀矿项目从探明到投产要四年,如今只需一年。坐在千里之外的控制中心,也能 “动动手指” 完成采矿操作。

市场格局悄变,中国不再只是买家

铀矿资源的变化,不止是国内能源结构的调优,它还直接影响到国际铀市场的供需关系。过去,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快速上升,但铀资源自给率却拉胯,进口依存度一度超过 85%。

赚麻了!油田和煤田下居然有铀!中国终于摘掉了“贫铀”的帽子

如今,随着新矿的不断探明、自主开采能力的提升,2025 年中国铀资源进口依存度已降至 58%,在全球铀贸易中的角色正在发生微妙转变。

储量增加,进口减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中国的议价能力明显提升。在全球核电加速回潮的背景下,铀这种战略资源的价格波动越来越剧烈。中国从主要买家变成潜在供应者,对全球市场的心理预期已开始产生实质性影响。

现在中国在复杂地质区域的找矿技术和绿色开采能力,已经具备输出价值。像塔里木这种沙漠覆盖区,以前在国际上属于 “弃矿区”,现在却通过技术手段被重新激活。

赚麻了!油田和煤田下居然有铀!中国终于摘掉了“贫铀”的帽子

这些经验未来不仅可以用于国内其他盆地,也可能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找到用武之地,中核集团在纳米比亚罗辛铀矿的成功运营就是技术输出的典型案例。

自主可控背后的能源战略进阶

核能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核能发展离不开铀。没有稳定的铀资源保障,核电就像没油的汽车,再先进也跑不远。这次铀资源跨越式增长,不只是在补短板,更是在为中国未来的能源安全织密安全网。

赚麻了!油田和煤田下居然有铀!中国终于摘掉了“贫铀”的帽子

从 “国铀一号” 的快速投产,到全国多个盆地同步推进勘探开发,自给能力的提升已经不再是口号,而是现实进度。2025 年国内天然铀产量预计将增长至 1.95 万吨,有力支撑核电发展需求。

这一切的实现不依赖外部资源,而是靠理论自研、技术自主、系统集成的方式完成的。在全球能源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这种可控性和独立性,本身就是战略优势。

赚麻了!油田和煤田下居然有铀!中国终于摘掉了“贫铀”的帽子

无论是参与国际铀资源联合开发,还是输出绿色采矿技术标准,中国都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在核能加速、清洁转型、资源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这场看似 “赚麻了” 的发现,其实是在为中国的未来能源棋局稳稳落下一子。

信息来源:

如何唤醒“沉睡”的铀矿?揭秘背后“黑科技”→2025-09-13 09:16·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