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从沉积到抛光:原子级制造四大技术,中国企业突破了哪些?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0日 15:56 2 admin

现在芯片都做到3纳米了,啥概念?相当于100个原子排一排那么宽。

从沉积到抛光:原子级制造四大技术,中国企业突破了哪些?

但传统光刻机这会儿有点力不从心,就像用大刷子刷墙面,想精准到原子级别根本不可能。

这时候原子级制造站出来了,说直白点,就是给工程师配了套“原子镊子”,能一个个摆原子、修原子,芯片制造这下才算真的摸到了“天花板”。

这技术不是简单把芯片做小,而是彻底改了制造逻辑。

以前造芯片是“塑形”,把材料切成想要的样子;现在是“重组”,直接按需求摆原子,性能能往理论极限靠。

从沉积到抛光:原子级制造四大技术,中国企业突破了哪些?

工信部早就把它列为六大核心未来方向,毕竟这东西要是搞成了,芯片尺寸和功耗能降到现在的千分之一,算力却能翻上千倍,整个半导体行业都得变天。

原子级制造:芯片从“挤牙膏”到“跳级”的关键

以前芯片升级都是“挤牙膏”,5纳米到3纳米,功耗降一点、算力升一点,没什么质变。

但原子级制造不一样,它能直接控制原子排列,把芯片里的杂质和缺陷降到最少。

从沉积到抛光:原子级制造四大技术,中国企业突破了哪些?

行业里算过,要是能实现量产,单原子特征的芯片,不光体积小,还特别省电,以后手机可能充一次电用一周,笔记本电脑也能做得比平板还薄。

这背后其实是行业刚需。

现在数据量长得太快,三年就翻一倍,现有芯片的算力和功耗矛盾越来越突出。

数据中心里全是服务器,电费都是天文数字,要是芯片功耗降千分之一,一年能省多少钱?原子级制造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没别的替代路径。

从沉积到抛光:原子级制造四大技术,中国企业突破了哪些?

咱们国家对这技术也很重视,不光工信部点名,财政部还给企业减税,研发费用能多扣75%。

祝世宁、杨华勇这些院士也一直在呼吁,说要抓紧搞顶层设计,别错过机会。

毕竟现在全球都在抢这个赛道,谁先突破,谁就能在未来半导体竞争里占上风。

堆原子、刮原子:国内企业有突破也有坎

原子级制造不是单一技术,而是一整套“组合拳”,最关键的有四个技术,咱们一个个说。

从沉积到抛光:原子级制造四大技术,中国企业突破了哪些?

第一个是原子层沉积(ALD),简单说就是“逐层堆原子”,跟叠乐高似的,一层一层堆得特别均匀。

这技术现在最成熟,国内的微导纳米已经做出了好几款设备,能用于逻辑芯片、存储芯片,还跟中芯国际、长江存储这些大厂合作了。

全球现在ALD设备在半导体镀膜里占11%-13%,未来几年增速会很快,微导纳米这几年出货量也涨得厉害,国内市场份额能占到35%,算是走在前面了。

从沉积到抛光:原子级制造四大技术,中国企业突破了哪些?

第二个是原子层刻蚀(ALE),跟ALD反过来,是“逐层刮原子”,用自限性反应,每次只刮掉一层原子,精度特别高。

现在3纳米芯片已经要用这技术了,但国内还在验证阶段,北方华创刚推出一台设备,在中芯国际试产,还没大规模用。

主要问题是核心部件,比如反应腔里的精密部件,还得靠进口,成本不低。

第三个是原子级抛光,就是把晶圆磨得特别平,要达到0.1纳米的精度,比头发丝直径的百万分之一还细。

从沉积到抛光:原子级制造四大技术,中国企业突破了哪些?

国内华海清科做的CMP设备已经达到这个精度,在14纳米产线里能用了,填补了国内空白。

但在7纳米及以下的先进制程里,还得优化,而且抛光液大多靠日本进口,咱们自己的抛光液高端产品还不够多。

国内企业已经很努力了,微导纳米、华海清科这些公司,这几年融资也拿了不少,都投在研发上。

从沉积到抛光:原子级制造四大技术,中国企业突破了哪些?

但还是有短板,比如原子级设计软件,咱们国产化率还不到5%,全靠国外的软件;还有原位检测设备,用来检查原子排列对不对的,也得进口。

这就像你有了好的施工队,却没有好的设计图和质检工具,效率还是上不去。

如此看来,原子级制造是个长期赛道,咱们有进展,但也不能盲目乐观。

从沉积到抛光:原子级制造四大技术,中国企业突破了哪些?

未来得靠产学研一起发力,企业搞应用,高校和研究所搞基础研究,把核心部件和软件都突破了,才能真正把这技术变成咱们的竞争力。

毕竟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得一步一步来,先在成熟制程里站稳脚跟,再往先进制程突破。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