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戴庆成:香港品牌的危机

排行榜 2025年10月07日 11:36 0 aa
戴庆成:香港品牌的危机

香港著名金店品牌近年来被大陆同类品牌追上。图为一名工作人员在老铺金店的展示柜中整理金项链。 (路透社)

中国手机供应商荣耀上周在深圳开设第二家全球旗舰店,公关公司邀请我参加开业活动。我对手机之类的科技产品一向不太感兴趣,本来想推却,不过刚好有个香港好友是荣耀手机的忠实粉丝,当天便和他一起去凑个热闹。

这家荣耀旗舰店位于距离香港边境不远的深圳湾,面积很大,共有两层。踏入门店,除了看到琳琅满目的荣耀产品,竟然还有机器人在场为顾客服务,不像香港的手机店铺千篇一律,让人感到一丝惊喜。

至于我朋友,到了现场就到处逛看有没有新的产品。他看中一款新货,店里没货,工作人员于是主动向朋友拿了联系方法,说日后会跟进。朋友在回港途中频频赞许大陆商店的服务比香港高一大截,表示日后会继续支持国货云云。

戴庆成:香港品牌的危机

中国手机供应商荣耀上周在深圳开设第二家全球旗舰店(互联网)

上世纪70年代,香港经济开始起飞,一些本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起。当时适逢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物资紧缺。作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走在现代化前沿,为百废待兴的中国大陆输入很多质量上乘的商品,填补大陆市场的空白。

记得在很长一段时期,香港人回大陆探亲,携带的物品多是大陆稀缺的实用物资,例如药物、小型电子产品以及罐头。这些商品多年来陪伴着许多大陆民众成长,成为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大陆民众对香港品牌的偏爱,到2010年左右达到了顶峰。当年大陆品牌的产品良莠不齐,不时曝出造假新闻。相比之下,香港商品拥有完善的生产和监管体系,给人优质安全、时尚创新的印象,吸引大批大陆民众专门到香港扫货。

时移世易,中国大陆品牌在过去几年快速崛起、创新,反过来渐渐受到香港人的认可。三年冠病疫情过后,每个周末都有大批港人北上消费。

戴庆成:香港品牌的危机

相当一部分香港家庭北上深圳吃团圆饭,是因为当地餐馆提供更高的性价比和更愉快的用餐体验。(林煇智摄)

香港品牌在大陆品牌崛起的背景下,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餐饮、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一些大陆品牌先后进军香港,正逐渐渗透香港的民生消费市场,当中最有名的不得不提老干妈辣酱。这款辣酱近些年已走进寻常香港家庭,成为许多香港人用餐必备的调味品。

科技是另一个领域。港人以前只迷信外国品牌手机,但近年中国品牌手机在香港市场的总份额已经超越苹果和三星。华为、荣耀和小米等新款手机在香港市面一发售,很多时候就迅速被年轻人抢购一空,店铺清货速度远超预期。

所谓一叶知秋,从前中国大陆工厂只能为国际品牌加工,如今已变成为国货品牌制造。越来越多国货产品与新兴电商平台形成合力,从线下延伸至线上,进一步走进香港,拉近与港人的距离,逐渐替代外国品牌,成为香港社会的一个新现象。

但令我最惊讶的是,香港一向是大陆居民购买奢侈品的热门地方,许多大陆旅客到了香港,很喜欢去金店购买金饰,回去当伴手礼,香港知名金店以前每到假期就人山人海;岂料,这些香港有名的金店品牌,近年来也被大陆同类品牌追上。

早前我和一位在香港金店做管理层的朋友吃饭。他愁眉苦脸地告诉向我,这几年全球金价狂飙,香港金店也有获益。然而,他们去年“双11”节在大陆市场销售的总金额,竟然比不上大陆一家新兴的金店老铺黄金。

我说:“这很正常啊,商界总是有胜有输嘛。”

朋友问:“你知道我们各自有多少家分店吗?”

他见我答不出,接着说:“我们在大陆有数百家零售店,对方只有数十家门店。这意味着它以一敌十,把我们打得溃不成军。”

我大吃一惊,回家后查看朋友说的老铺黄金资料。原来,这家金店2009年才开业,可是过去几年表现非常突出,利润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业界的传奇。

据朋友说,老铺黄金作为中国大陆近年冒起的国货品牌,一直强调推广古法黄金概念,将宫廷古法制金的纯正工艺呈现给顾客,深受年轻一代欢迎。相较之下,传统的香港金店却给人老土的感觉。老铺黄金早前也到香港开设分店,每天都吸引大批人到店体验。9月底,这家金店又在香港开设第三家门市,试图利用香港这个平台进军海外。

从餐桌风味到科技产品,再到金饰行业,中国大陆品牌正在慢慢摘掉曾经“老土旧”的标签,并且逐渐占据香港消费市场的核心位置,获得港人的青睐。这一方面反映出陆港两地的经济与文化连接日益深化,另一方面也揭示“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品牌”转型。

与中国大陆国货品质的全面跃升相比,香港品牌近些年显得传统僵化,形象老土,面临着发展困境,未来想要屹立不倒、持续闪耀,就要香港人加倍努力了。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